健康生活

外傷性黃斑裂孔的病因和症狀

外傷性的黃斑裂孔, 可以說是最早認為引起黃斑裂孔的原因所在, 尤其是一些青年男性是比較容易受到這種疾病影響的, 臨床上還會出現眼前黑影飄動, 視力減退以及閃光感等這些症狀。

1 黃斑裂空的分類

黃斑裂孔是指黃斑部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的全層組織缺損。 黃斑裂孔分為三大類:特發性黃斑裂孔、繼發性黃斑裂孔和外傷性黃斑裂孔。 以下針對外傷性黃斑裂孔進行闡述。 外傷性黃斑裂孔(traumatic macular hole, TMH)外傷是最早認為引起黃斑裂孔的原因, 青年男性最為多見。

2 病因及發病機制

外傷性黃斑裂孔主要是由眼球鈍挫傷所致的黃斑中心凹區的視網膜裂孔。 對於外傷性黃斑裂孔的確切發病機制尚存在爭議。 部分學者認為裂孔是傷後立即發生的, 部分則認為是經過一段時間才形成, 另有部分認為兩種情況都可能存在。 外傷性黃斑裂孔的發生機制主要是眼球突然受到外力衝擊, 致球體瞬間變形、前後徑壓縮,且向赤道部擴張, 造成玻璃體與視網膜介面牽引, 玻璃體與視網膜緊密附著點之一的黃斑中心凹組織瞬間被撕裂, 然後逐漸擴大成圓形的過程。

3 臨床特點

閃光感致。 眼前黑影飄動。 視力減退。 眼底檢查:黃斑區可見一圓形或橢圓形邊緣銳利的孔洞, 裂孔大小不一, 大者1PD, 小者針尖大小, 一般為1/2~1/4PD。 裂孔的基底部為暗紅色(為深層脈絡膜血管的顏色)。 視野檢查:可發現與黃斑裂孔相對應的中心或旁中心暗點, 視野損害以2~3 度多見, 5 度以上較少見,

周邊視野無損害。 眼底螢光血管造影(FFA):全層黃斑裂孔表現為螢光透見, 外板層孔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窗樣缺損, 內板層孔表現為微弱的透見螢光, 如接近全層裂孔則表現為窗樣缺損。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全層黃斑裂孔的OCT 圖像表現為黃斑區深達色素上皮層的視網膜神經上皮全層缺失, 孔邊緣清晰且周圍的視網膜增厚, 視網膜下可有或無積液, 伴有或無玻璃體後脫離, 有時可見玻璃體後界膜對黃斑的牽引;板層裂孔則表現為中心凹外形變陡, 部分神經上皮層缺失。 另外, 發生外傷性黃斑裂孔的患者, 常常還會伴有神經上皮漿液性脫離, 出血性色素上皮脫離, 神經上皮層間水腫, 黃斑區增生膜形成, 視網膜黃斑出血,
黃斑區神經上皮層變薄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