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服藥當心三藥物增加癡呆風險

預防重大腦部疾病的方法有很多, 像每週鍛煉3-4次, 睡眠充足以及攝入保護大腦的營養素, 如鈣質等。 但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會對大腦成傷害: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這些藥物對大腦的影響將抵消你的種種努力, 因此在生活中應儘量避免這些藥物。

癡呆風險" alt="服藥當心三藥物增加癡呆風險(1)" />

1.安眠藥:這讓人吃驚, 但即使最基本的非處方安眠藥也可能增加罹患阿茨海默氏病的風險。 安眠藥中含有鹽酸苯海拉明片劑等成分, 被歸類為抗膽堿能藥。 在華盛頓大學最新公佈的一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追蹤了3,434名老年人, 為期8年。 令人震驚的是, 在服用最高劑量抗膽堿能藥物的人群中, 他們罹患癡呆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54%, 罹患阿茨海默氏病的風險高出63%。 這項研究非常有警告性, 提醒人們對安眠藥危害性的重視。

患者在服用抗膽鹼能藥物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可用另外的方式説明睡眠。 例如, 可服用更安全的藥物, 最好用天然的方法解決睡眠問題, 例如睡前喝杯熱牛奶, 適當運動等。

2.抗過敏藥物:這是另一種非處方類抗膽鹼能藥物, 在全美範圍內被廣泛使用。 常見的有苯海拉明和撲爾敏等藥片,

通常用來治療花粉過敏。 由於這類藥物也被歸為抗膽鹼能藥物, 因此也具有與安眠藥同樣的注意事項和風險。 幸運的是, 仍有替代方法治療過敏, 例如多補充維他命C, 中醫的針灸和草藥也對治療過敏有較佳的效果。

3.抗抑鬱藥物:很多抗抑鬱藥物被歸類為苯二氮平類藥物, 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將導致生理和心理健康問題。 2012年法國一所大學的研究顯示, 在服用苯二氮平類藥物的65歲以上老年人中, 在未來15年罹患癡呆的風險增加了50%。 《老年精神病學美國期刊》在2009年刊登的一項研究也支持這一說法, 文章中說, 長期服用苯二氮卓與癡呆症風險的增加, 以及其它健康問題顯著相關。

患者可以嘗試天然的方法來抗抑鬱。 可通過運動、打坐、瑜伽、健康飲食、按時作息等方式改善情緒;也可用天然的草藥補充劑代替藥物;理療也是比藥物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 與醫生交談, 諮詢關於用天然替代法治療抑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