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年人秋冬養生

一到秋冬季節, 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覺, 皮膚變得緊繃繃的, 甚至起皮脫屑, 毛髮乾枯無光澤, 頭皮屑增多, 口唇乾燥或裂口, 鼻咽也燥得冒火。 秋冬乾燥常常是多種病痛復發之根源, 秋冬季節氣溫越來越低, 人體的免疫力也隨著降低, 尤其中老年人, 容易舊病復發。

體質虛弱的人也就難以適應這種變化。 因此, 養生保健成為當務之急。 有人說老年人秋冬養生保健在於“調”, 具體怎麼“調”呢?

調養起居

調養從清晨開始。 冬季氣候乾燥, 但清晨卻多是天高氣爽, 空氣清新, 是一日當中最為舒適的時候。 早睡早起是好習慣,

利於收斂神氣, 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 保持充沛的活力。

此外, 據有關專家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時間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 此類疾病在冬季發病率較高, 而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 冬季適當早起, 可縮短或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 這對於預防腦血栓發病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調護運動

冬季時節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期, 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專案, 運動量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劇烈。 如郊遊登山是一項適宜的鍛煉項目, 不僅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迴圈功能, 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臟的收縮力增大。

對於久居鬧市的人們來說, 新鮮的空氣, 身體的運動, 外加愉悅的心情,

何樂而不為呢?

調節飲食

“民以食為天”, 飲食調理對身體的保健功效同樣不可忽視。 遵循季節變換的規律, 科學進食, 由內而外地調養, 這就是“食療”的功效。 皮膚與口角乾燥、口舌生瘡、咳嗽、毛髮脫落等被稱為“秋燥”現象。 當出現此種狀況時, 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的補品或藥粥。

如沙參、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 早晚服食, 潤肺生津, 養陰清燥。 多補充水分及水溶性維生素B和C, 多吃水果與綠葉蔬菜;不要過量吃瓜果, 因為容易損傷脾胃;少用蔥、薑、蒜、韭菜、辣椒等的溫燥熱性食物, 以防燥熱內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