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姿勢可使慢性腰痛的風險明顯增加

導致腰痛的原因非常多, 從其鑒別診斷來看, 非機械性因素導致的腰痛如腫瘤、感染、關節炎等所占比率僅為1%, 最常見的還是機械性腰痛, 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椎體壓縮性骨折、腰椎峽部裂、椎間盤內破裂或椎間盤源性腰痛、腰椎不穩、椎間盤和小關節的進行性退變, 而其中最為多見的還是特發性的腰痛, 這一類臨床常稱為腰扭傷、腰肌勞損等, 往往並沒有明確的病理解剖學證據。

以往關於腰痛的研究中, 學者們比較公認的風險因素包括吸煙、肥胖、老年人、女性、重體力勞動、需久坐的工作、工作壓力大、焦慮、抑鬱等。

而目前關於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運動負荷與腰痛關聯性的研究, 要麼僅為橫斷面研究, 要麼隨訪的時間太短, 無法得出等級較高的循證醫學證據。 因此, H.SusanJ等進行了一項基於普通人群的前瞻性佇列研究, 探討了運動負荷和慢性腰痛之間的長期關聯性, 該研究即將在Spine雜誌上發表。

該研究共納入4738名志願者, 年齡範圍為25至64歲, 從1993年開始, 每隔5年對他們的腰痛情況進行一次檢查, 通過長達15年的人群跟蹤隨訪, 截止2007年一共檢查三次。 每次檢查時,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體力負荷情況分別通過兩種問卷調查來測量。 通過匯總這些問卷調查資訊, 然後根據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工作狀況、體重指數(BMI)、體育運動量、以及吸煙等情況行多元邏輯回歸分析。

結果發現, 儘管50%的人每隔5年其體力負荷情況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但由體力負荷導致的腰痛患病率變化並不大。 有7.2%的人在兩項問卷調查中均選擇了“不正確姿勢”選項, 有8.4%的人只在第一種問卷中選擇了“不正確的姿勢”, 而只在第二種問卷中選擇的占6.8%。 在所有與體力負荷相關的變數中, 與慢性腰痛有明顯相關性的只有“不正確的姿勢”一項。 在兩項問卷調查中均選了“不正確姿勢”選項的人中, 慢性腰痛的發生風險顯著增加。 而有趣的是, 僅在一項問卷調查中選了“不正確的姿勢”選項的人, 與持續性的慢性腰痛密切相關。

通過該佇列研究, 作者證實了日常體力負荷中不正確的姿勢與普通人群慢性腰痛的發生密切相關。

這也提醒人們, 尤其是那些需要長時間久坐的人群, 避免不當的姿勢, 減少腰椎的病理性負荷, 可從某種程度避免慢性腰痛的發生。 而對於已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 或許也可減少症狀的持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