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三種水果新吃法 益于腸胃保健康

從小到大, 我們吃水果基本上都是吃生的, 一來是為了更多地攝取水果當中的營養物質, 二來生吃的口感似乎更原味。 秋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 而大部分水果都是涼性, 吃多了很傷腸胃。 腸胃不好的女性、老人、孩子等, 如果經不起誘惑的話, 可以把水果煮熟後再吃, 或者自製溫熱的果汁, 都有益於腸胃。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三種水果的新吃法, 讓你愛上新口味, 保護健康身體。

蘋果

蘋果含有的果膠, 具有很好的排毒作用, 可以和膳食纖維一起清理腸道。 經過加熱的果膠會變得更加穩定, 而且還多出了“吸收腸內細菌和毒素”這項功效。 研究發現, 蘋果加熱後所含的多酚類天然抗氧化物質含量會大幅增加。 多酚不僅能夠降血糖、血脂, 抑制自由基而抗氧化、抗炎殺菌, 還能抑制血漿膽固醇升高, 消滅體內自由基。

家裡久存的蘋果, 現在多半不好吃了。

可以把它們烹熟吃。 蘋果維生素C含量很低, 熟吃並不可惜。 其中的鉀、果膠、綠原酸、類黃酮之類有益成分加熱後仍可保留。 加水煮後口味會變酸, 要少加水, 再加點棗來增甜就行了。

蘋果蒸著吃、烤著吃也不錯, 或者切碎粒混在煎餅裡, 味道都很好。

柚子

柚子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 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常吃可增強體質、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鮮美的柚子是許多人的心頭大愛, 如果您喜歡吃柚子, 不妨試試煮食的方式。 要煮的不是柚子瓤, 而是柚子皮。 柚子皮含有柚皮甙和蘆丁等黃酮類物質, 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瘦身減肥, 抗衰老, 加熱後進入體內時會更加活躍。

榴槤

榴槤雖是水果之王, 但是榴槤的味道還是讓不少人受不了, 加上秋季天氣乾燥, 如果生吃榴槤就會火上澆油, 容易上火。 但是榴槤還有一種吃法, 就是用來燉雞湯, 把榴槤去核後和雞肉、薑、紅棗、核桃仁一起大火煮開, 然後用文火燉。 這樣解除了榴槤的上火, 既滋補又養生。

值得注意的是,

水果加熱後會損失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維生素A、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則完全不受影響。

維生素C是一種很容易獲得的營養素, 加熱後的水果損失了維生素C, 吃蔬菜就可以獲得補償。 含維生素C特別高的食物有紅薯、青椒、番茄、甘藍、黃瓜、菜花、青菜等。 B族維生素多存在于穀類中, 相比而言, 水果中含量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