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家庭如何自測血壓?

文章導讀

導語:高血壓患者需要經常測量自己的血壓以掌控病情, 但是經常去醫院測血壓也不是個辦法,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在家中自己測量血壓,

自己測血壓就要注意選擇好測試的儀器和測試的方法, 還要注意測量的時間, 我們來看看專家是怎麼教我們在家中自測血壓的吧。

要想獲得真實的測量結果, 一是血壓計準確, 二是測量方法正確, 兩者缺一不可。

據衛生部2007年統計資料顯示, 我國高血壓病人數量已從1.6億增到2億。 然而, 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率很低, 不到7%的患者能堅持每天測量血壓, 超過一半的人只在頭暈、頭痛時才量血壓, 這些往往會造成病情延誤, 導致嚴重後果。

定期在家測量血壓, 是瞭解患者血壓可靠、實用的方法, 也是平穩控制高血壓、降低併發症, 保護心腦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有效措施。 我們建議每個家庭都要像擁有一支體溫表一樣,

常備一個電子血壓計。

對新發現的高血壓病人, 必須做24小時血壓監測, 一是能幫助做出診斷, 排除假性高血壓(病人一見到醫生血壓就升高, 而在家測量並不高)、發現隱性高血壓(在家檢查異常, 去診室量卻是正常的, 這是因為一天24小時中血壓有波動)。

二是幫助對高血壓進行分型和選藥。 一天中血壓有變化, 白天高, 晚上低的, 是“勺型高血壓”;血壓一直維持在較高水準, 變化不大的, 是“非勺型高血壓”。 一般來說, “勺型高血壓”病人的血管有張有弛, 晚上能得以休息;“非勺型高血壓”血管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易患併發症, 預後較差。 兩者的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

所以, 新發現的高血壓患者、剛開始服用降壓藥者、調整藥量和換藥的患者,

每天應測三次血壓, 早起後一次, 午睡後一次, 晚睡前一次, 連續測一個月, 全部記錄下來。 這三個自測的血壓就相當於一個簡易的24小時動態血壓, 説明醫生給血壓分型、選擇藥物、判斷療效。

用藥後血壓已經控制平穩者, 前半年可每週測量一次, 選在早餐前後的某一固定時間;半年後可以每個月測量一次。

鑒於目前高血壓發病年齡明顯提前, 兒童高血壓患者也不少見, 建議從青少年期就要開始有意識地監測血壓, 每年一次。 有高血壓家族史、自身比較肥胖的兒童, 屬於高血壓病的易患人群, 如果有條件, 每年檢查2—3次為佳。

各種血壓計要定期校準

如果血壓計不准, 不但監測是徒勞的, 還會誤導臨床治療。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心內科主任呼籲, 無論使用哪種類型的血壓計, 都要定期請專業人員校準。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工處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 水銀血壓計可能存在水銀揮發、洩露, 橡膠管老化的問題, 經常使用者每隔半年需要校準一次, 及時補充水銀、更換皮管等。 不常用者, 可以一兩年校準一次。

電子血壓計是否需要校準呢?北大三院醫工處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 他們在校準時發現, 使用一段時間後, 電子血壓計比水銀血壓計更容易出現測量不准的情況。 尤其當血壓過高或過低時, 誤差更大, 有的甚至高達30毫米汞柱, 所以必須也要定時校準。 經常使用者每半年到一年校準一次;不經常使用者, 可以每兩年校準一次。

該把血壓計送到哪裡去校準呢?北大三院醫工處的技術人員介紹說, 醫院裡使用的血壓計, 都是由各科室送到醫院的醫工處, 醫院請計量所的專業技術人員來統一校準。 家庭用的血壓計, 可以自己送到市技術監督局下屬的各區、縣計量所進行校準。

中國高血壓聯盟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王文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高血壓科余振球教授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 不僅患者, 很多醫生也不清楚要定期給血壓計校準的事情, 上述提醒非常必要。

電子血壓計

認准認證標誌

雖然水銀血壓計比較穩定, 但患者不方便自己操作。 而且水銀血壓計存在污染環境的問題, 目前北美歐洲一些國家在臨床上已經逐漸減少使用。

患者在家自測血壓時, 提倡使用電子血壓計, 其簡單易行, 方便患者操作。 目前的電子血壓計有上臂式、腕式, 以及手指式, 最好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 袖帶可以與心臟保持在同一水準。

為獲得可靠、準確的結果, 電子血壓計的品質很重要。 目前我國市場上電子血壓計品質良莠不齊, 患者應購買有國際認證的電子血壓計——在血壓計的外包裝、機身或說明書上, 有歐洲高血壓學會(ESH)、英國高血壓學會(BHS)或美國儀器協會(AAMI)認證的標誌之一, 而不是僅僅認廠家的牌子。

目前, 國際上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在未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 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毫米汞柱, 舒張壓大於等於90毫米汞柱, 即為高血壓。

即為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