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IQ越高睡眠時間越少?

“IQ就像電腦的記憶體, 睡得太多就會影響記憶體的空間, 導致速度變慢, 甚至還會死機”, 近日有“IQ越高, 睡眠時間越短”的說法。

智力商數簡稱智商, 即一個人的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比值乘以100, 通過一系列標準測試測量人在相應年齡段的智力發展水準。

清晨醒後半小時IQ最高

睡眠不僅可以促進身體生長, 還與神經系統發育成熟、記憶的儲存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睡眠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人的認知水準。

研究發現, 人經過夜間充足的睡眠, 大腦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早上醒來半小時後是人一天中IQ最高的時候。

當大腦工作5個小時後, 到了中午12時, 大腦疲勞, IQ比較低。 到了晚上10時, 人的大腦工作了一天, 非常疲憊, 此時人的IQ也非常低。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大腦休息, 恢復第二天的IQ。

中美專家用兩年的時間對千余名中國孩子進行了6800多次家訪, 研究發現, 提高睡眠品質, 可以幫助孩子改善與媽媽的互動, 提高從環境中學習的能力。 夜間睡眠中斷次數較多或睡眠中斷時間較長的孩子, 對於學到的東西記憶比較模糊, 或者很難察覺周圍環境的變化。 所以睡眠品質與持續時間對IQ都有很大影響。

另一項調查發現, 睡眠不足對小學生IQ發育有不良影響, 尤其是對語言發育影響較大, 其影響主要發生在中、重度睡眠不足的小學生身上。 睡眠時間低於生理需要量以下會影響兒童的IQ發育,

降低認知能力, 並影響學齡兒童的上課注意力、理解力和記憶力。

IQ高低與多種因素有關

腦科專家過去認為, 一個人的大腦褶皺越多就表明他越聰明。 然而, 他們經過研究發現, IQ高達160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和IQ100的普通人的腦部褶皺相比沒有什麼兩樣, 前者的腦部並沒有出現更多或者更深的褶皺。 研究顯示, IQ的高低取決於腦細胞與腦細胞之間所建立的銜接橋樑的多寡。 當一個人的腦細胞出現更多交流活動時, 那個人的IQ就會比一個腦細胞與細胞之間缺乏溝通的人高。

過去腦科專家總認為IQ是與生俱來的, 根本不可能提升。 其實人類的IQ是可以改變的。 最新的研究表明, IQ不單是與遺傳因素有關,

還與生活環境有關。 IQ水準的增長和發揮與社會環境及教育有密切關係, 良好的教育有利於智慧的發育, 但它又不是決定智慧水準高低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