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嚴翔養生講究中和之道

中和之道。 “中和”, 即我國儒家傳統的“中庸養心法”, 據史載:清代文學家姚鼐恪守“清心寡欲, 待人極和諧, 無貴賤皆樂與盡歡”的“中和之道”, 壽至85歲。 率真達觀、寬容仁厚的嚴翔立身處世決不離開“中和”原則, 一言一行, 力求恰如其分:“自信但不自負, 自謙但不自卑, 自強但不自傲, 自尊但不自大。 ”以此處世, 人際和諧, 以此養心, 夢穩神怡。

老嚴頗有感悟地說:“中和的心態至為重要。 遇上不如意的事應儘快排解開去。 做事不當, 吃了虧, 不怨不悔, 怨悔最傷神。 你說我好, 我自知沒那麼好, 不沾沾自喜;你說我壞, 我也知道沒這麼壞,

不惱不怒不生氣。 不惱不喜, 順其自然, 安之若素, 按部就班地去做自己的事。 ”由此身心雙健, 藝樹常青, 足見“中和之道”確實益於“處世、養生”也!

儒雅之趣。 素有“學者型演員”譽稱的嚴翔, 與煙酒麻將無緣, 情鐘讀書、音樂、戲曲、書畫、筆耕等儒雅之趣, 又從塑造的韓愈、蘇東坡、郭沫若、朱自清、張伯駒、潘漢年、史量才等人物身上, 汲取到濃郁的儒雅意趣, 並趁拍戲之餘, 寫了許多演藝隨筆、旅遊日記與往事雜憶等散文。

他認為, 演員能自己動手寫點表演實踐中的感受, 往往有助於演藝的提高與深化, 二者相得益彰。 又說:“寫作是一種手腦皆活、煩惱盡消的福樂之事, 十分利於促進肌體新陳代謝功能之改善和身心之雙健!”信哉其言。

丙戌春, 在知音愛侶徐幗蓮和女兒曉頻、彗軒(曉蓮)的協助下, 嚴翔一部45萬字、文圖雙美的文集《我行我書》面世, 讓作者心神怡悅, “其中意趣, 嚴翔大概已嘗到甜頭, 今後會繼續寫下去的。 ”(秦綠枝語)這正是:

中和養生真經, 儒雅常葆青春。

演戲又樂煮字, 藝趣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