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看便便了解你身體健康情況

糞便給人很臟的感覺, 而且也是一個不雅的詞語, 因此很少人公開談論, 最近有一本日本的漫畫圖書是用生動的漫畫手法教你通過觀察“便便”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從糞便形狀可以了解腸道狀態

糞便就如同‘宅急便’里的‘便’字一樣, 是可以讓我們了解身體狀況的定期通知。 這種時候, 絕對不可以抱持‘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心態。 因為, 能夠定期排便會令人感到暢快, 同時也是健康之本。

糞便里有七~八成是水分, 而排除水分后的固體物質里, 大約有三分之一是食物殘渣,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是腸道菌與其尸體,

以及剝落的腸壁等。

一公克的糞便里有一千億個菌, 糞便可說是菌的集合體。 換句話說, 糞便的狀態會反映腸道菌的狀態, 因此, 藉由糞便能夠了解平常無法知道的腸道狀態。

幫助消化的腸道菌

新生兒的糞便會散發甜甜酸酸的味道, 感覺并不是很臭。 這是因為嬰兒腸道內充滿比菲德氏菌, 消化后的牛奶不會腐壞, 而會呈現發酵的狀態。 隨著嬰兒成長, 腸道內會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菌。 腸道菌會以人類無法消化的東西做為食物, 結果, 腸道菌就形同是在幫助我們進行消化。

比菲德氏菌等乳酸菌群喜歡碳水化合物, 而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及類桿菌等則喜歡蛋白質。 人類之所以能夠消化肉類,

也是這些菌的功勞。

糞便又臭又硬, 表示自己應該反省飲食內容是否太過偏重蛋白質, 或是壓力過大。 當腸道內的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過度增加時, 乳酸菌群就會減少。 這是因為腸道環境偏堿性, 而菌所產生的物質又會使腸道的腐敗狀況更為嚴重, 其中甚至還有致癌物質。

如果糞便不會很臭且可以順利排出的話, 就表示睡眠充足、腸道蠕動狀況良好。 這樣的人飲食應該是以谷類、蔬菜、根莖類為主, 并且均衡攝取各種食物。

至于忙到沒空注意排便狀況的人, 則會喪失和自己身體對話的機會。 這些人應該更加重視每年一至二次的定期健康檢查, 以及無法從坊間充斥的一般健康資訊獲得、屬于自己的個人情報。

如此一來, 身體狀況必定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