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被肩周炎侵襲 掌握按摩技巧便可緩解

不少上班族因為上班的關係需要長時間坐在電腦前, 長時間專注的工作甚至連站起來活動筋骨的時間都省掉了。 這樣一來工作效率是提高了, 但是隨著而來的疾病也不會放慢腳步。 例如滑鼠手, 頸椎病, 肩周炎等。 那麼被這些疾病侵襲, 如何得到緩解?不妨定期給自己來個按摩。 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按摩技巧, 巧解肩周炎之苦。

肩關節周圍炎是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 夜間為甚, 逐漸加重, 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 致一定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 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

按摩穴位:肩髃 肩井 天宗 缺盆 臂臑 曲池 外關 合穀

操作步驟:

1.病人坐位

(1)點按法。 點按肩髃、肩井、天宗、缺盆、臂臑、曲池、外關、合穀, 每穴約半分鐘。

(2)推法。 醫者一手抬起患肢前臂, 另一手掌指著力, 從前臂外側經肩部向背側推進,

反復5-7次, 然後醫者兩手換握, 一手同前, 另一手從前臂內側向腋下推進, 反復5-7次, 以活血解控。

(3)揉法。 醫者一手扶住患肢上臂部, 另一手掌指著力, 先從患者的上臂外側開始經肩部向患側上臂部作輕揉迴旋揉動5分鐘。 然後, 醫者兩手換握, 一手向前, 另一手從上臂內側開始向內向肩關節揉動。 重點揉肩關節。

(4)撥法。 醫者用拇、食、中指對握患側三角肌囊, 作垂直於肌纖維走行方向的撥動3-5次。 然後, 醫者一手按岡上肌和肩關節痛點, 另一手將患肢前屈、後伸、環轉活動。 最後醫者一手扶住患肩, 另一手握住前臂遠端作環轉搖動撥伸。

(5)提拉法。 醫者立于病人背後, 一手扶住健肩, 另一手握住患肢前臂遠端, 從背後向健肩牽拉上提, 逐漸用力, 以病人能夠忍而為度。 然後術式同上, 將患肢從胸前放到對側肩部。 醫者兩手緊抱患肢肘關節逐漸用力向健側肩部方向上提, 以病人能忍耐為度。

(6)抖法。 囑病人患側肌肉放鬆。 醫者雙手緊握上肢末端, 稍稍撥伸, 同時徐徐似波浪樣起伏顫動, 反復5-7次, 以起到舒筋活絡, 滑利關節的作用。

注意事項:

(1)初期病人, 肩關節周圍炎症未消以前, 局部疼痛劇烈, 此時手法一定要輕柔緩和, 否則會加重局部病理變化, 進一步粘連受限。

(2)經穴按摩過程中, 病人必須進行肩關節活動功能鍛煉,

即使有些疼痛, 也要堅持, 循序漸進, 持之以恆, 日久自能收到奇效。

(3)注意肩部保暖。

辦公一族是肩周炎的偏愛群體, 不妨定期對其相關的穴位進行按摩疏解一下疲憊, 如此對防禦或者緩解肩周炎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