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怎麼給孩子樹立自信

我最近在幫我小姨帶孩子去玩的時候發現我小姨家的孩子好像總是很害怕見到陌生人, 我就在和他慢慢熟悉中同他溝通, 當他慢慢的和我關係好起來的時候, 我發現其實他也是個很可愛很活潑的小夥子, 但是他在開始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是很猶豫不定, 也不敢大膽去跟別的小朋友到一塊玩耍, 我覺得他現在就是非常的缺乏自信, 回去問了我小姨才知道原來跟他家庭的教育方式有關吧。

●少一些責駡, 多一些寬容 如果孩子稍有失誤, 或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時, 父母不應指責她這也不行, 那也不行。 因為如果孩子在幼時的整個成長經歷中, 總在父母的責駡中渡過, 就很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久而久之她就總覺得自己什麼也幹不好, 逐漸地對自己的能力開始懷疑, 形成一種自卑的自我評價系統。 因此允許孩子失誤, 這是每一個做父母的所應擁有的最起碼的寬容。

●少一些攀比, 多一些鼓勵 父母不要常對孩子說:“你瞧, 人家小明多聰明, 總是考全班第一名, 你怎麼就這麼笨。 ”……如果常常拿別人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比, 只能使自己的孩子越比越自卑。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只要孩子有自己的特點, 她在不斷地努力, 她就是個值得自豪的孩子。 而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失敗時, 父母更應該象知心朋友一樣關切她, 鼓勵孩子或和孩子共同戰勝困難, 當孩子說我不行時, 你可這樣說, 我不相信你不行。

●少一些包辦, 多一些引導 如果父母對任何事情都包辦、代替, 孩子就極少有機會顯示自己的才幹, 也就體驗不到成功帶來的自豪感。 因此放手讓孩子去闖,

引導孩子怎樣闖, 才能使孩子在培養各種能力的同時, 也培養著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讓孩子自己做功課, 父母不要賠讀;讓孩子從事一些有趣的活動, 教她種花, 養小動物, 洗洗衣物等等, 使孩子在栽培、餵養、做家務的過程中, 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 同時多帶孩子到左鄰右舍, 親朋好友家串門, 讓孩子在與他人的接觸中, 在與同伴的玩耍、遊戲、交往中, 嘗試到合作、友誼、成功的樂趣, 從而增強自信心, 消除自卑感。

●少一些灰心, 多一些欣賞 自卑是後天形成的一種情緒。 如果父母遇事總說“我不行”, 孩子不但會模仿父母的這種處事態度, 還會認為:“父母都不行, 我就更不行了”, 因此, 父母在困難面前毫不畏懼, 努力克服, 才能培養出自信、自尊的下一代。

如果家裡已經有了一個總說“我不行”的孩子, 家長可以先從上述幾方面找找原因, 或改變自己的言行。 從思想上認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過失是理所當然的, 有時可忽略不計;而她的點滴自主的探索都是極為可貴的進步, 應該值得大加稱讚, 用欣賞、誇獎、鼓勵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一個人從小的家庭教育問題是能給他很深刻的影響的。 所以要給孩子從小就樹立起來他的自信。 自信的小孩子才會給人一種充滿精氣神兒和朝氣的感覺, 我們大人要做個好的家長, 就要儘量把我們孩子的將來考慮的多一些, 像這種給他樹立自信心的方法措施都應該儘早實施, 讓孩子自自信信的上學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