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送你一本“空中飛人”保健手冊

隨著國人的富裕, 旅遊世界、候鳥海南的人越來越多, 坐飛機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絕大多數的空中飛人不會享受到“躺著”的好處, 所以應對時差、暈動、腫脹等等健康問題, 需要切實的知識。

坐飛機旅行途中, 你的身體經歷了什麼?如何保持健康?雖然飛機能帶你飛向夢想的度假勝地, 但它也會給你的身體帶來噩夢般的經歷。 應該如何避免呢?英國《每日郵報》近日邀請健康類作者薩拉·布魯爾博士研究揭示了防止飛行途中出現的多種健康隱患的最佳方法。

一、低氧

低氧是身體組織缺氧的一種症狀,

通常會在飛行途中輕微發作, 它使乘客頭痛, 感到眩暈, 注意力無法集中等。

隨著機艙內的氣壓與艙外高空的氣壓逐漸趨同, 人們會發現要吸入同樣數量的氧氣, 肺部要更加努力工作, 因此很多人會感到頭痛和眩暈。

布魯爾博士建議:登機前要確保已經獲得良好休息, 飛行前和途中喝大量不含酒精的液體, 這樣做能最大限度減少這些影響, 並且有利於調整時差。

二、關節腫脹和下肢深靜脈血栓

長時間久坐與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息息相關, 該病每年導致數千人喪生。 當血栓在下肢深靜脈處形成時, 就會引發疼痛和腫脹。

美國心臟基金會的專家認為:在狹小空間內長期不動, 低艙壓和低氧都會導致乘客出現DVT症狀。 然而,

穿著壓縮襪、及膝襪和寬鬆服飾, 在機艙內走動, 都可緩解這些症狀。

三、聽力損傷

有不少人習慣於飛機的轟鳴和艙內的噪音。 飛行過程中的噪音數值通常處於95-105分貝之間, 飛機起飛時上升至115分貝。 該數值可能引發聽力損傷, 尤其是對一個經常坐飛機的人。

為保護聽力, 有必要投資一個降噪耳機;此外, 要避免坐在噪音更大的機艙後部。

四、食欲減退

飛機餐的寡淡無味不僅要歸咎於食物的製備不夠精細, 艙內氣壓也抑制著味蕾的功能。 氣壓對身體造成的快速變化和吸入機艙內乾燥的空氣, 會讓味蕾變得麻木和鼻黏膜乾燥, 把食物的美味度降低約30%。

要避免這些現象出現, 請參考這些攻略:買一個鼻部噴霧器, 服用減充血藥物或咀嚼口香糖。

五、口臭

機艙乾燥和缺氧的環境會使口腔在飛行期間非常乾燥, 導致細菌滋生。 為避免口臭, 要食用健康食品, 大量喝水, 以及刷牙。

六、生病

機艙是滋生病毒的溫床。 發表在《環境健康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 在飛機上感染普通感冒的幾率是在地面的100倍。

因此, 空中飛人要避免揉眼睛、觸摸鼻子嘴巴, 勤洗手以避免細菌的傳播。

七、便秘

久坐會讓人便秘, 因為靜止不動導致新陳代謝和消化功能放緩, 可能還會出現脹氣症狀。 多喝水, 扭曲、側向移動身體可以加速代謝和消化系統運作。

八、暈動症

暈動症使人臉色蒼白, 出現暈眩和噁心症狀。 眼睛看到的物體和察覺平衡的內耳感知到的物體差異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內耳認為你是靜靜地坐著, 而眼睛告訴你正在高速飛行、飛機正在傾斜。 這種症狀短時後會消失, 服用抗暈車藥、安靜地坐會兒、看著靜止的物體都有説明。

九、疲勞易怒

飛行途中感到疲倦容易發脾氣很正常, 尤其是長途飛行。 行程越長, 生物鐘被擾亂得越厲害, 症狀表現得越嚴重。

布魯爾博士建議:假如你要往東飛, 出發前幾個晚上試著比平時早點睡;假如往西飛的話, 遲點睡。 大多數人需要半天或兩天時間來調整時差。 若飛行距離超遠, 可以選擇在中途停留休息一會, 這對時差調整頗有好處。 文/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