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初春養生 “倒春寒”保暖最重要

初春需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1、“春捂”不可忘。

對於春季外部環境的氣溫、濕度、氣壓等的變化, 人體內的生理環境也發生適應性的變化。

這時, 應隨時關注天氣預報, 適當地多穿些衣服, 通過加衣保暖的辦法來對付“倒春寒”, 預防疾病的發生。

此外, 需要提醒的是春天乍暖還寒, 衣服不可驟減, 不可過早地脫去冬衣。 尤其是年老體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更要注意“捂”, 以緩慢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 適應“倒春寒”

2、氣候的變化。

當然, 凡事要有節有度, “捂”得太厚太嚴也不可取。 在陽光充足的中午, 氣溫達10℃以上時, 可適當減少衣物。

3、參加體育活動。

當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時, 要經常進行戶外鍛煉, 如太極拳、健身操、放風箏、踏青爬山等, 能有效地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有利於抵抗“倒春寒”的侵襲, 並為全年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打下基礎。

通過體育活動, 還可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明顯增加, 從而保證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 使人精力充沛, 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同時體育鍛煉還能減輕因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精神緊張、焦慮、抑鬱等症狀, 有益於身心健康。

4、重視居室通風。

保持居室和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

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使室內的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這樣就使各種病菌失去了滋生的條件。 平時要勤洗手, 這是減少接觸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手段。

中醫有初春養生小妙招

艾灸:健脾益氣強身。 家中也可常備艾條, 艾灸大椎、湧泉、足三裡、神闕、關元等穴位,

能健脾益氣、護陽強身。 糖尿病患者注意泡腳時水溫不宜過高, 艾灸時掌握好艾條與皮膚間的距離, 以免燙傷。

摩腹:調理脾胃助運化。 美食當前, 管不住嘴巴的朋友們容易食積傷脾, 胃腸不適, 簡單的摩腹動作可幫助改善症狀, 促進胃腸蠕動, 調理脾胃功能, 男女老少都適合。

具體做法是先搓熱雙手, 然後雙掌重疊, 置於腹部, 用掌心繞臍沿順時針方向由小到大轉摩36周, 再逆時針方向由大到小繞臍摩36周, 立位、臥位均可, 飯後、 睡前也可進行。 摩腹動作有健脾胃、助消化, 並有安眠和防治胃腸疾病的作用, 可作為日常保健方法, 促進腸胃運化, 益壽延年。

泡腳:艾葉溫經祛寒濕。 早春時節, 風、寒、濕氣當道, 所謂“寒從足下生”,

“濕性重濁”, 取艾葉煮水泡腳散寒除濕, 溫經通絡, 于此時防病保健最適合不過。 如艾葉50克煮水, 放涼至45℃泡腳, 可防治感冒, 對容易外感、有關節疼痛困擾的朋友非常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