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甄嬛傳》太后才是比皇上更清醒的政治家,總能在皇上迷惘的時候點醒他

皇上為甄嬛失子這件事傷心, 飯也不好好吃了, 太后很擔心。 甄嬛失子這件事雖然大, 但是怎麼大也大不過皇上自己的身體。 皇上這時候心裡正苦, 連太醫開的藥都不肯吃。 他心裡一直有個疑問, 華妃的確不喜歡甄嬛, 但是甄嬛在翊坤宮跪了半個小時就小產了, 這有些違背常理。

太后則說:華妃宮中, 不是常年累月點著含有大量麝香的歡宜香嗎?皇上一聽, 自責更甚。 歡宜香就是皇上為了保住皇位, 不讓華妃有孩子才特意賜給華妃的。 如果甄嬛的孩子是因為歡宜香掉的, 那就是皇上自作自受, 為了保住皇位,

不惜又一次殘害了自己的孩子。

皇上認為這次是上天對他的懲罰。 自責不已, 說:都是我的錯。 太后說:國事為重, 皇上從來都沒有錯。 這裡看出太后其實是個比皇上更清醒的政治家, 總是能在皇上迷惘的時候點醒他。 身為皇帝, 凡事就要以國事為重。

但是皇帝總是人, 自己的孩子折在自己手裡, 這滋味可不好受。 所以太后只好甩鍋了, 把責任甩到甄嬛體弱, 不能保胎上面。 甄嬛是不是真的體弱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 皇上不能因為這件事傷心自責, 影響朝政。 在皇權面前, 甄嬛的是非, 甄嬛的榮辱, 甄嬛的傷心, 都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 皇上永遠要以國事為重。 個人的榮辱得失, 在皇權之下, 都變得猶如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