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貧血怎麼食補

小孩子貧血之後對身體各個器官功能都有影響, 患病後精神不振, 全身感覺疲勞, 臉色蒼白沒有血色, 尤其是小孩子缺鐵性貧血更是如此。 很多原發性的疾病都可導致小孩子貧血, 比如說原發性的血紅蛋白不成熟就可以進一步導致小孩子貧血。 小孩貧血後要根據不同的年齡做好飲食調理。

4-6個月吃泥狀食物(土豆泥、蘋果泥、蛋黃泥), 可以增加味覺刺激, 由於嬰兒沒喲牙齒, 所以食物需要研磨後加粥水呈半流狀餵食;6-7個月可以吃澱粉類食物(如手指餅乾、麵包幹、饅頭片等), 寶寶會用唾液把食物泡軟後再咽下;7-8個月可以吃半固體食物, 如菜泥粥、爛麵條、蛋羹、肉末粥等, 有利於牙齒生長;8-12個月的選擇可以豐富很多, 餛飩、豆腐、饅頭、花卷、番茄、米飯、竊喜的蔬菜和肉食都可以吃。

蔬菜:葉菜含鐵元素較高, 其中最高的油菜, 達到了5.9毫克/100克, 其次是薺菜和莧菜,

普遍人為含鐵較多的菠菜其實只有2.9毫克/100克, 不足油菜的一半。 肉食:動物的肝臟和血液含鐵最高, 為10-25毫克/100克, 大約是家畜、家禽和魚(1-3肉毫克/100克)的10倍;雞蛋中的鐵主要集中在蛋黃部分, 含量和畜禽肉差不多, 而奶類的含鐵量較低, 只有畜禽肉的1/10左右。

在各種蔬菜食物當中, 鐵的含量都是比較高的。 尤其是非血紅素鐵在植物食物當中含量更高。 當然, 在牛奶以及雞蛋中也含有適量的非血紅素鐵。 如果孩子是因為非血紅素原因而導致的貧血, 則上述食物可以多吃。 另外, 母乳被孩子吮吸後, 鐵的吸收率可高達百分之五十, 所以強調母乳餵養是預防小孩子貧血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