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牙膏擠滿牙刷?當心癌症纏身

一.牙膏擠太多或可誘發口腔癌

牙膏中有幾種活性成分令人擔憂。 牙膏中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酸鈉”被認為可能會導致腸胃病和肝中毒,

會令口腔更容易潰爛, 患口腔癌。 牙膏中的研磨劑也被認為會傷害牙齦, 令牙齦更易受到侵害, 所以使用牙膏時不要擠太多。

二.含氟牙膏使用不當可導致氟牙症

如今含氟牙膏預防齲齒早已深入人心, 提起口腔保健, 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含氟牙膏。 但是專家指出, 含氟牙膏雖能有效防治齲齒, 但也有副作用, 使用不當可導致氟牙症。 氟的防齲作用與產生毒性間的界限很小, 攝入過量氟牙齒會產生斑點, 這就是氟牙症, 而且患者多為兒童。 這是因為兒童吞咽控制能力不完善, 刷牙時誤吞含氟牙膏的機會多, 造成氟的攝入量加大而致。 由於牙膏一般無使用須知、適用人群和用量, 就造成了大人小孩共用一種牙膏,

而且存在像電視廣告演示的那樣把牙膏擠滿牙刷的現象。

專家提醒消費者, 使用含氟牙膏時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釐米, 兒童最好不要使用含氟牙膏, 或在家長的指導下慎重使用。 同時, 氟是一種劇毒物質, 如果人體吸收過多會引起氟中毒,

國家規定加氟牙膏中的游離氟應在400~1200Pm之間。 特別要注意的是, 3~4歲前的兒童不宜使用氟化物牙膏, 因為1/8~1/4的牙膏可能被他們吞入口中。

三.兒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

兒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 牙膏分多泡、中泡、少泡三種類型, 泡沫的多少取決於其含皂量的多少。 多泡牙膏含皂量較高, 在口腔中容易刺激口腔粘膜。

四.早晚使用單一牙膏不利口腔健康

口腔專家提出建議, 牙膏產品應隨季節和身體情況的變化交替使用, 不可一直使用同一品牌或同一功效的產品。 在歐美先進國家, 已有80%以上的消費者把早上和晚上用的牙膏分開, 而他們也會有定期檢查牙齒的習慣。 研究表明, 大部分的口腔問題由細菌引起, 人體口腔分泌的唾液本身具有殺菌功能;但是白天的唾液分泌量是晚上的3~4倍, 易於抑制細菌產生;而當人處於睡眠狀態時, 唾液腺分泌不足, 口腔乾燥, 會導致口腔酸化, 無法抑制細菌繁殖, 從而引發各種口腔問題。

五.藥物牙膏不宜長期使用

目前, 眾多的脫敏、消炎護齒、除臭止血等類藥物牙膏應運而生,

其廣告宣傳鋪天蓋地, 許多人便將藥物牙膏當作防治口腔疾病的靈丹妙藥, 不管有沒有牙病一律使用藥物牙膏, 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 口腔中的細菌分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兩類。 它們互相制約, 保持著口腔內的“生態平衡”。

長期使用殺菌力強的藥物牙膏, 不僅會使口腔中的致病菌產生抗藥性, 而且在抑制、殺滅致病菌的同時, 也會抑制、殺滅口腔中的正常菌群, 使口腔中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引起新的口腔疾病和新的感染。 另外, 有些藥物牙膏中含有生物鹼和刺激性強的物質, 長期使用, 不但損害口腔內嬌嫩的粘膜, 還會因長期不斷的刺激, 使牙齦、口腔、舌頭等處發炎而引起牙齦炎、口腔炎、舌炎等;有過敏性喘咳的人會因藥物牙膏的刺激性異味而發生喘咳和腸胃不適, 有些藥物牙膏還含染色素, 長期使用會污染牙面, 使牙齒失去光澤, 影響牙齒美觀。

對於有口腔疾病的人來說, 最好是含氟牙膏和藥物牙膏換著使用, 如對於既有齲齒又有牙周病的中老年患者,應挑選含氟產品和中草藥產品早晚搭配使用為好。對牙齒遇冷遇熱較敏感的患者,最好選擇抗牙本質過敏的防酸產品與一般的含氟產品配合使用。

如對於既有齲齒又有牙周病的中老年患者,應挑選含氟產品和中草藥產品早晚搭配使用為好。對牙齒遇冷遇熱較敏感的患者,最好選擇抗牙本質過敏的防酸產品與一般的含氟產品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