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夏天怎麼保存食物 存放時間有限制

夏天怎麼保存食物?夏天氣溫高, 天氣炎熱, 這時候的食物很容易就壞掉, 壞掉的食物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害的, 那麼夏天我們該如何保存食物呢, 夏天怎樣保存食物, 儲存食物的常用方法,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夏天怎麼保存食物

1、存放時間有限制

肉類生品冷藏時間一般為1~2天, 瓜果、蔬菜為3~5天。 雞蛋在冰箱裡最多冷藏15天, 蛋殼髒要先擦拭, 但不要用水洗。 綠葉蔬菜冷藏5天后, 即使沒變色, 最好也不要吃。 冷凍櫃內, 魚肉存放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月。 如果肉凍得發黃, 說明脂肪已經被氧化, 最好丟棄。

2、食物擺放有講究

食物不能擺放過多, 與冰箱壁之間要留有空隙, 便於空氣流通;吃剩的飯菜生熟分開, 避免交叉污染, 一般熟食品在上, 生食品在下。 冷藏室的溫度上低下高, 因此魚、肉等動物性食品宜放在上面, 而水果、蔬菜等放在下面。 冷凍櫃內,

冷飲等直接入口的食品放在上層, 凍魚凍肉則放在下層。

3、定期消毒有必要

夏季最好每週對冰箱清洗一次, 除菌、消毒。 除常規部位外, 更需注重用冰箱專用消毒劑對冰箱內部的滴水槽、隔板槽等死角噴灑消毒。 冰箱內壁、死角噴霧完成後, 應將冰箱門關閉5~10分鐘, 讓消毒劑充分殺菌, 最後用抹布擦乾淨。

4、蔬果放冰箱前不要洗

一般蔬果表面都有一層蠟質, 具有保護其不受微生物侵害的作用。 蔬果在清洗後, 尤其是用洗滌劑清洗乾淨後, 其表面的蠟質層會遭到破壞, 細菌很容易進入蔬果內部, 導致蔬果變質腐爛。

什麼是冰箱病?

“冰箱病”指的就是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 引起腹瀉或是腸胃疾病的不良反應。 比如說冰箱病引發的頭疼症狀:夏天剛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食品溫度一般在-6℃以下,

而口腔溫度在37℃左右, 兩者溫差懸殊。 若快速進食, 可刺激口腔黏膜, 反射性地引起頭部血管痙攣, 產生頭暈、頭痛、噁心等的一系列症狀。 有時嚴重者可引發冰箱腸炎和胃炎等。

如何預防冰箱病

冰箱的低溫可以殺死大部分的細菌, 但仍有小部分的細菌生命力“頑強”。 因此, 不要認為冰箱是萬能的, 否則它會使冰箱病愈演愈烈。

1、哪些食物不能放冰箱

預防冰箱病, 從源頭上來說, 有些食物就不適合放進冰箱。 比如香蕉、荔枝等熱帶水果、魚類等水產品、黃瓜、番茄及大多數的綠葉蔬菜等。

這些食物都適合吃新鮮的, 而放進冰箱會更容易變質、腐壞。 最好一次性少買一些,

當天買、當天吃完。

2、食物儲存不可太隨意

生熟分裝

我們的冰箱裡很可能是生熟食混放的, 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 因為熟食已經被高溫烹飪過, 大部分的細菌都被殺死了;而生食還留存著很多細菌。 如果將這兩種食物放一起, 不僅會導致細菌交叉感染, 還特別容易竄味。

去掉原包裝

很多食物是以小包裝的形式出售的, 比如速凍食品或水果, 如果一時沒吃, 準備放進冰箱。 一定要將原包裝去掉, 換上保鮮膜或密封罐, 以保證這些食品不會將細菌帶入冰箱。

易變質的食物應往裡放

有些食物是很容易變質的, 如牛奶、熟肉等, 應往冰箱的裡面放, 而不是放在冰箱門內側。 因為經常開冰箱門, 這些食物就會首當其衝地受到侵染。

3、吃冰箱裡的食物須知

食物拿出來要熱透再吃

冰箱之所以能儲存食物, 是因為低溫可以使很多細菌處於休眠狀態, 並停滯繁殖, 這樣就可以使食物得以更長久地保存。 但是當我們將食物拿出來, 細菌將會在合適的溫度下“復蘇”並繼續繁殖。 因此, 一定要將食物熱透了再吃。

不要反復加熱食物

有些人拿冰箱中的食物加熱, 一次兩次的吃不完, 就會反復放進冰箱, 再反復加熱食物。 且不說食物的口感會不會有改變, 多次的儲存和加熱, 會使細菌多出很多繁殖的機會。 因此, 吃多少加熱多少, 或是一開始就分開存放是比較合適的。

夏季天氣炎熱, 我們在儲存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 做好預防措施, 遠離冰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