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自我隔離在家:讀足夠多的書 找到安定內心的方式

自我隔離在家中的人, 讀得進去書嗎?以前總覺得沒時間讀書, 現在門都不能出了, 各種娛樂活動被限制, 按道理講應該是讀書的好時光, 但就我個人來說, 這段時間是讀不進去書的。

太多信息比讀書更有吸引力。 這大概是人的共性, 在集體面對災難的時候, 每個人都想通過信息的發出與回應, 來尋找群體存在感。

這個時候, 過去閱讀的積累, 就顯現出好處, 對應現實發生的種種, 你會發現當下人們所面對的艱難或者苦難, 其實在過去的書中都曾經有過詳細的描寫, 如果你讀的書足夠多, 就能夠學會分辨,

不被流言、歪理帶偏, 找到安定內心的方式, 沖破焦慮的“荊棘叢林”, 或者起碼能夠做到一定程度的忍耐與等待。

閱讀是有紅利的, 但這種紅利的獲得, 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首先閱讀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它不可能是“創可貼”——在你需要精神支撐的時候, 拿過來一本書就能直接找到答案。 答案藏在千萬本書里, 而且沒有標準答案。 你得從無數答案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 答案也不見得絕對正確, 但它可以成為一個人內心的隱秘信仰。

閱讀有點像到銀行存款, 今天存點兒, 明天存點兒, 這個月存一筆, 下個月存一筆, 但別老去盯著累積的數字, 否則就是太在意結果而丟失了意義。 雨滴滿陶罐需要一個過程,

河水漲滿整條河床需要一個過程, 麥子從土地到達麥缸也需要一個過程……讀書更是如此, 等到有一天, 你面對日常生活或者生命里重大變化, 雖然也驚懼、也擔憂, 但內心卻有一塊澄明之境時, 那就是閱讀的紅利兌現的時候。

讀書人大多希望擁有一份澄明心態, 像柏拉圖對“精神之愛”深刻又輕松的追求, 像海德格爾所認為的“澄明就是極樂”, 像陶淵明歸隱后的自在悠然……這無不是思想的成果。 讀書是通往思想的最佳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 現代人讀書, 哪怕只是為了得到實用目的很強的慰藉感, 可讀的書多了、讀的是好書, 也總是會有意外的收獲, 比如擁有一種讀書人的氣質。

當然, 閱讀的紅利不能等同于閱讀的功利,

功利的閱讀是沒法造就人的氣質的。 什么是功利的閱讀?最明顯的一個表現是:沒有判斷性與選擇性的跟隨式閱讀——不明白自己的閱讀需求, 或者無力找到自己的閱讀方向, 任由自己成為閱讀的“消費者”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讀者。 帶著消費欲望的閱讀, 大多是功利閱讀, 我自己的個人經驗是——每當經受不住誘惑, 購買并閱讀了一本市面上被炒得很熱的流行圖書, 那么最后得到的閱讀感受多半不舒暢。

想要擁有閱讀的紅利, 有必要把自己的閱讀愿望分為有目的與無目的兩種。 有目的的閱讀, 是深閱讀, 讀一些經典, 讀一些難啃但含金量很高的文史哲佳作, 這樣的閱讀可能并非輕松、愉快的, 但讀書的初階與中階, 向來都是辛苦的,

自古讀書苦, 這點永遠不會改變。 而無目的的閱讀, 恰是深閱讀的補充, 無目的閱讀是把自己視線范圍內覺得有趣的書拿過來讀一下, 讀得進去便讀完, 讀不進去便放棄, 不用有什么心理負擔, 這是一種閱讀休息。 在這樣的閱讀節奏下, 你終會與給自己帶來巨大影響的一本書相遇。

每個讀書人一生都會遇到給自己帶來巨大沖擊的一本書, 這本書出現在青少年時期的幾率最大, 也不排除到中老年時才遇到。 這本書其實就是閱讀的紅利體現, 它是你所有閱讀積累的財富中的金子、寶石, 每每在擁有它之后你仿佛擁有了一座“避難所”, 你會時不時地想到這本書, 并把它帶給你的經驗與感悟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

擁有了這樣一本書, 你便擁有了一位陪伴自己前行的摯友。

人與書的相遇就像人與人的相遇一樣。 你以為的“緣分”, 其實不過是一個早晚要發生的、必然的交集。 人是流動的, 書也是流動的, 但總會有一個時刻, 人與書會暫時停止腳步, 彼此凝視, 由此誕生的一切, 是閱讀行為產生的所有魅力所在。

韓浩月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