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黃鱔做法大全 營養價值豐富

鱔魚屬合鰓魚目, 合鰓魚科, 黃鱔屬。 合鰓魚目約15種細長鰻形魚類的統稱。 我國分佈兩種, 一種即為常見的黃鱔, 還有一種為山黃鱔目前只在雲南隴川縣有分佈, 國內其他地區沒有分佈。

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 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根據美國試驗研究資料, 經常攝取卵磷脂, 記憶力可以提高20%。 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 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 能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 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加之所含脂肪極少, 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黃鱔魚的幾種做法, 營養價值非常高哦!

黃鱔肉功效

補益血, 治療口中唾液過多。 補虛損。 婦女產後惡露淋瀝、血氣不調、消瘦均可食用。 另可以止血, 除腹中冷氣腸鳴及混痹氣, 驅除十二經的風邪。 患有風惡氣、體虛出汗、食肉後消化不良的人, 可以食用。 另外治各種痔、瘺、瘡瘍。 過多食用也易誘發瘡瘍, 損人的壽命。 大的鱔魚有毒, 對人有害, 鱔魚不可與犬肉同食。

黃鱔的血液有毒, 誤食會對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作用, 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

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迴圈功能衰竭而死亡。

黃鱔的做法

南方人很喜歡吃鱔魚, 我最喜歡紅燒的做法。 肥美鮮嫩, 既營養又美味。 配上白胡椒溫柔的辣味, 口感絕佳。

材料

鱔魚400g, 蒜2頭, 老薑, 香蔥各10g, 白酒2湯匙(30ml), 老抽2湯匙(30ml), 鎮江香醋3湯匙(45ml), 白砂糖3湯匙(45g), 白胡椒粉1茶匙(5g),

油2湯匙(30ml)

做法

1、將鱔魚去除內臟後用溫水洗掉鱔魚身上的黏液, 不去骨, 切成寸斷備用。

2、將香蔥冼淨切成小段;老薑、蒜洗淨切片備用。

3、大火燒熱炒鍋中的油至八成熱, 放入薑片、蒜片、香蔥段炒出香味, 倒入鱔魚段, 加入白酒、老抽、鎮江香醋、白砂糖翻炒3分鐘, 倒入開水, 水沒過鱔魚, 蓋上鍋蓋改成小火燉30分鐘。

4、30分鐘後, 大火收湯, 待湯汁黏稠撒上白胡椒粉, 點綴些香蔥碎即可出鍋。

小訣竅:

洗鱔魚時用較熱的水比較容易去掉鱔魚身上的黏液, 但也不能太燙, 否則會燙掉鱔魚身上的皮。

哪種黃鱔千萬不能吃

對於每一位糖尿病患者, 無論1型還是2型, 堅持藥物治療是必須的, 但飲食控制永遠都是治療的基礎, 除去大家熟知的對糖尿病有好處的食物外, 鱔魚也是不錯的選擇。 鱔魚的維生素A含量很高, 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 有這樣一種說法“鱔魚是眼藥”, 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鱔魚有好處。

黃鱔營養雖高, 但必須是鮮活的才能食用, 死黃鱔千萬不可食用。 這是因為黃鱔蛋白質構造中含有很多組氨酸,

黃鱔一旦死後蛋白質結構就會迅速分解, 細菌乘虛而入, 組氨酸很快就會轉化為一種有毒物質——組胺, 人吃了之後會中毒, 輕則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重則會出現低血壓等不適。

1、鱔魚宜現殺現烹, 鱔魚體內含組氨酸較多, 味很鮮美, 死後的鱔魚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為有毒物質, 故所加工的鱔魚必須是活的。

2、黃鱔肉味鮮美, 骨少肉多, 可炒(炒鱔糊)、可爆(蝦爆鱔)、可炸(山石脆鱔)、可燒(大燒馬鞍橋), 如與雞、鴨、豬等肉類清燉, 其味更加鮮美, 還可做為火鍋原料之一(四川火鍋)。

鱔魚大的適合燒, 小的可以炒, 放重料, 如胡椒粉、大蒜, 都是去腥提香的佐料。 我們自己做不來, 不如在外就餐時點一道鱔魚菜。

黃鱔雖好, 但並非人人皆宜。 這是因為黃鱔屬於溫補類食物,故高血壓、中風後遺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活動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以及急性炎症患者均不宜食用。

對於那些平素容易“上火”的朋友,對黃鱔也要敬而遠之,以防“火上澆油”。

結語:黃鱔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好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容易上火的你在夏季一定要遠離黃鱔啊!

這是因為黃鱔屬於溫補類食物,故高血壓、中風後遺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活動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以及急性炎症患者均不宜食用。

對於那些平素容易“上火”的朋友,對黃鱔也要敬而遠之,以防“火上澆油”。

結語:黃鱔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好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容易上火的你在夏季一定要遠離黃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