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秋客家記憶

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中秋佳節該與家人團聚的時節裡, 您又身在何方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一位身在異鄉的客家朋友向我們介紹的中秋客家記憶吧!

【美味鹽鵝:鹹、肥、香】

特色鹹鵝, 做得甘香入味, 明月夜, 就著黃酒團聚, 細味難忘的一夜。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 品嘗悠久歷史的客家菜, 總讓人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風情和客家人的精神。 華興樓, 造型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客家圍龍屋, 分3層, 共有60多間餐房, 分別以客家地區每個縣名命名, 伴著悅耳的客家山歌, 濃郁的客家文化氣息迎面撲來。 老闆姓陳, 是地道的客家人, 來自梅州市焦嶺縣, 其手下一幫夥計亦是從老家過來的。

一般, 客家菜的用料以家禽肉為主, 外表看起來再普通不過, 可裡頭往往蘊藏著一些不尋常的本領。 小妹端上第一道菜, 是滿滿一大盤的鹽鵝, 熱氣騰騰的“大陣勢”甚是引人注目。 這裡的鵝都是家養的,

每只重四五公斤, 上桌的一大盤還只是半隻而已。 華興樓處於群山環抱之中, 圍龍屋旁還有一個魚塘, 可見數十隻鵝在一汪綠水上歡快嬉戲。 這道菜經煮、醃、蒸等多道工序, 將鹽及其他佐料充分滲入至肉理, 吃起來肉嫩多汁, 很有嚼頭, 仿佛有一股似有似無的鮮鹹味, 齒頰留香。

傳統的客家菜向來強調原汁原味, 粗料精作, 鹽鵝這道菜正體現了這一招牌式口味:鹹、肥、香。 據說, 因為客家先民創業時經常要做苦力流汗, 為了補充鹽分, 他們做菜時一般放較多的油鹽, 由此客家菜具有了鹹、肥、香、熱的特色。

【梅菜扣肉:經久不衰】

經典客家菜——梅菜扣肉。

客家人對土地的深情也表現在飲食裡, 遍地出產的梅菜也是一大特色。

梅菜扣肉中使用的是經醃制和曬乾的梅菜幹, 作為鹹菜大家族裡的一員, 它可是上品。 其實扣肉有很多種制法, 也可選用普通菜幹、鹹菜、幹豆角為作料, 出來的風味特色也各不相同, 但坊間製作的還多是梅菜扣肉。 華興樓師傅塗小榮告訴筆者, 這梅菜能吸收帶皮五花肉的肥油, 五花肉又帶著梅菜的清香, 二者搭配相當“合味”。 再來談談扣肉吧, 這肉之所以稱為“扣”, 大家可以從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領教。 塗廚師將扣肉從蒸籠裡面取出, 用碟蓋住, 然後上下一顛倒, 把碗揭開, 肉便扣在碟中, 非常煽動食欲。

吃在口中的五花肉酥爛無比, 那平時難以下箸的豬皮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吸引力, 不由引得大家忍住口水慢慢細嚼,

被切細的梅菜幹同時湧出絲絲甘香。 作為客家菜的招牌, 梅菜扣肉果然名不虛傳。

#p#副標題#e#

【 釀豆腐:獨家磨制天然豆香 】

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可謂是經典的客家菜了, 這裡的豆腐是自己磨的, 質體鮮嫩而富有彈性, 沿襲了客家豆腐滑而不爛的特點, 同時上的甜品豆腐花更是鮮嫩得沒法說。 雖然釀豆腐是一款大眾化的菜式, 但客家地區多山泉, 泉水清澈, 因而客家人對豆腐的烹調法甚有研究。 我很清楚家鄉的飲食風俗, 每逢年節日、親朋聚會或喜慶宴席, 都少不了釀豆腐這道菜色。

廚師介紹, 客家釀豆腐一般是以煲為主, 熱氣騰騰上桌後食客須趁熱吃, 方能體味什麼是味香汁濃。 這次, 餐館反其道而行, 給了我們一次驚喜,

上的釀豆腐是清蒸的, 玲瓏剔透的模樣很是婉約。 夾箸入口時有股淡淡的豆香, 顯得清淡嫩滑, 就上一碟甜辣適宜的辣醬, 肉餡的味道也悄悄出來了。 這小小一口肉餡可不簡單, 裡面飽含五花肉、鹹魚、蝦米、香菇、豉油、薯粉、胡椒、精鹽、蔥花等佐料, 待搗碎、拌勻、調味後, 方才“輕手輕腳”地將肉餡釀入切成長方塊的豆腐裡, 這工序當然講究功夫, 不然很容易弄散了。

豆腐花加上薑糖, 是濃重的客家味

【客家娘酒:醉邀明月】

中秋夜, 抱一壺客家黃酒, 醉邀明月。

實際上, 客家菜吸引食客的是濃郁的山野氣息和鮮明的鄉村特色, 追求調和及搭配, 原汁原味, 真材實料, 不旁門取巧。 這裡還有一道客家美食不得不提, 即滿口濃郁甘甜的客家娘酒。

娘酒也稱老酒、黃酒, 用精選自產糯米釀製成的, 據聞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沒人說得清道得明, 數千年飄香的客家娘酒, 承載著奔走異域他鄉艱難求生存圖發展的客家人多少深情多少歡樂多少痛苦, 香甜的娘酒能稀釋、淡化客家兒女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世事滄桑。

蕃薯餅和南瓜餅, 作為賞月食品, 也有十足的氣氛。

記得小時侯臘月臨近過年時分, 我的母親也會釀上二甕娘酒, 在天寒地凍的天氣裡還將它們置入灶頭前的柴火堆裡, 並擁上一襲厚厚的棉被, 生怕它們冷著, 像對自己的心肝寶貝一樣。 粵北山區的年在寒風中如約而至, 鞭炮聲響四野, 張羅年夜飯的母親在山村一隅的廚房裡將溫熱的娘酒配以冰糖、紅棗煲出來, 真的是甜到家了,這和一大家子歡歡喜喜過年的氣氛異常貼切。不勞廚師出馬介紹,本人已知道,眼前桌上的這壺娘酒,泯下一口,發現酒裡頭多了些薑糖,讓人憶起了甜蜜的往事和童年。試想一下,中秋當晚,如不能回家去,在五桂山這一隅的客家圍龍屋,抱壺娘酒,就著花生,對酒當歌暢飲一番,醉邀明月,該是人生多麼愜意的事啊。

拌上薑汁的湯圓,芳香清甜;自製的糯米韌性十足;這是中秋必不可少的應節食物。

中秋客家記憶,客家的美景、客家的美食,無不讓人心頭別有一番滋味。您有什麼關於中秋的記憶呢?與我們分享吧!

真的是甜到家了,這和一大家子歡歡喜喜過年的氣氛異常貼切。不勞廚師出馬介紹,本人已知道,眼前桌上的這壺娘酒,泯下一口,發現酒裡頭多了些薑糖,讓人憶起了甜蜜的往事和童年。試想一下,中秋當晚,如不能回家去,在五桂山這一隅的客家圍龍屋,抱壺娘酒,就著花生,對酒當歌暢飲一番,醉邀明月,該是人生多麼愜意的事啊。

拌上薑汁的湯圓,芳香清甜;自製的糯米韌性十足;這是中秋必不可少的應節食物。

中秋客家記憶,客家的美景、客家的美食,無不讓人心頭別有一番滋味。您有什麼關於中秋的記憶呢?與我們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