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秋季戶外登山細節及注意事項

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裡, 雖然時常陰雨延綿的, 但是天晴之日去戶外運動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你背上裝備, 帶著照相機, 一群好朋友徜徉在山水間欣賞秋天美景, 鍛煉體魄的時候, 可別忽視了登山前的準備和細節。

1、登山的路線選擇。

路線的選擇主要考慮到自己的適應能力, 是否有路可走, 距離等, 便於時間估算, 夏天天黑的晚, 路線可以選擇的長一點, 秋冬天白天時間短, 儘量選擇距離短的路線。 再有一點, 登山不是探險, 一定要選擇大家常走的路線, 這樣山中都有現成的路可以走, 而且叉路口一般也會有路標,

走起來會方便, 危險也會少得多。

 2、登山的裝備。

首先著裝, 不要穿緊身的衣服, 比如牛仔褲什麼的, 還有短褲也不行, 在樹林中穿梭, 很容易被劃傷, 最好穿寬鬆透氣的運動裝, 輕便, 透氣。 鞋子最好是登山鞋, 好一點的可以防滑防水, 一般的防滑就足夠了;沒有條件的可以穿旅遊鞋, 但在爬高, 下山時一定要盡力而為, 小心行走, 不要逞強。 不能人家穿登山鞋可以跳來跳去, 你也做, 安全是第一位的。

3、其次是吃喝問題。

登山是體力消耗很大的運動, 所以要帶足夠的水和飯食。 礦泉水應該帶四瓶或以上, 兩瓶是肯定不夠喝的。 嶗山的山泉水也可以喝, 但是很涼, 注意要少喝, 喝得慢一點。 由於爬山體力消耗大, 所以吃的要帶好消化的,

比如麵包, 餅乾, 巧克力, 可以帶點醬菜, 不要帶些包子之類油份大的, 我第一次爬山的時候沒有經驗, 帶了一大包包子, 當時吃的很爽, 可是吃了不消化, 肚子難受。

4、第三就是隨身裝備。

要帶電子地圖, 沒有地圖在山中是很難走出去的, 有的地圖軟體是可以標記位置的, 別人走的路線在上面都可以顯示, 不要帶紙質地圖, 沒用, 在山中根本沒法定位。

此外, 還需要保證手機有足夠的電量, 有條件的可以帶個移動電源;最好帶個毛巾, 擦汗用, 效果很好;手套可以防止在攀登時劃到手掌, 同時增加摩擦力, 便於上下;登山杖可以減少體力消耗, 沒有專業的登山杖可以到山中撿一些樹枝或者帶手鋸, 鋸一 些樹枝來用;手電筒也很必要,

如果天色晚了, 這是最重要的裝備;厚一點的衣服, 傍晚山中會很涼。 相機、望遠鏡(適情)觀景用;適量現金, 如果太晚不能回家, 到山下還可以吃飯找個地方住, 不至於露宿街頭。

二、登山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1、腿腳抽筋。

這種常見於首次登山或者不常運動的人, 在上山前一定要做好熱身, 稍微活動下腿腳, 防止抽筋, 另外不要到山泉水裡去洗, 山泉水很涼, 如果出了一身汗, 直接去洗, 很容易抽筋或者感冒。 抽筋後不要緊張, 立馬停下來休息, 自己可以扳一扳腳, 對於腿抽筋, 可以按摩下抽筋的部位。

2、身體劃傷。

主要是手, 胳膊, 容易被樹枝, 山石, 荊棘劃傷出血, 可以帶一些創可貼, 用毛巾把傷口附近的汗液擦乾淨, 貼上創可貼。

3、迷路。

不要慌張, 冷靜, 儘量仔細尋找別人留下的路標, 在不確定方向的時候, 不要往一個地方走的太遠, 發現不對立馬回頭, 選擇別的路線, 以減少其他不可預知的危險。

4、摔傷, 墜落。

不大可能遇到, 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有恐高的儘量不要爬高, 不要逞強。 盡自己最大能力。 爬山目的是鍛煉身體, 不是冒險。

 三、下山後的問題。

1、如果下山後, 到停車場或者車站的路程比較遠, 儘量不要步行了, 如果有體力也可以, 能打車或者坐公交的就坐車吧。

2、回到家, 先休息下, 用熱水泡腳, 沖個熱水澡, 不要急於睡覺。

3、不要吃太油膩的飯菜, 可以喝點粥, 麵條, 補充點淡鹽水。

4、如果山上吃的油膩, 再加上勞累, 體力消耗, 很容易出現腹脹, 呃逆, 甚至腸胃感冒的情況,

可以喝點藿香正氣水。

5、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

四、登山的好處。

1、鍛煉身體和耐力, 增強心肺功能, 被汗液浸過的皮膚很光滑。

2.欣賞美景, 登高望遠, 心情舒暢, 無限風光在險峰。

3.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融洽人際關係。

五、注意事項。

1、安全第一, 登山不是探險, 盡力而為, 不能勉強。

2、登山前告知你的家人朋友你的去向, 如遇突發情況, 便於尋找。

3、山中保護環境, 自己的產生的垃圾都帶下山, 如礦泉水瓶, 包裝紙, 否則山林也可能變成垃圾場。

4、山中野果野菜, 不明情況, 不要隨便吃。

5、山中手機沒有信號, 熟知緊急號碼。

6、不要毀壞路標, 標記, 路標有時會救命。

7、不要帶火種上山, 禁止野炊 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