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青魚怎麼做好吃

文章導讀

大家在平時都吃過青魚嗎, 這是一種營養物質很高的魚類, 一般的人群都很適合吃青魚, 但是如果是患有皮膚病的人, 例如蕁麻疹的患者就一定要忌口, 青魚的做法也有很多, 可以紅燒, 可以清燉, 不論什麼樣的做法, 對我們的身體都是很有利的, 今天我們來介紹青魚怎麼做好吃, 讓大家可以吃到更美味的東西。

青魚的肉是很鮮嫩的, 特別是在冬季的青魚是最為肥壯的, 它的蛋白質的含量是很高的, 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 特別是鈣, 鐵, 磷, 可是青魚怎麼做好吃呢, 下面我們來學習青魚的做法吧。

青魚個體大, 生長迅速, 為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 肉質肥嫩, 味鮮腴美, 尤以冬令最為肥壯。 其每百克可食部分蛋白質15、8-19、5克, 脂肪2、6-5、2克, 熱量96-125千卡, 鈣25-72毫克, 磷171-246毫克, 鐵0、8-0、9毫克, 硫胺素0、13毫克, 核黃素0、12毫克, 尼克酸0、17毫克。

1、青魚可紅燒、幹燒、清燉、糖醋或切段薰制,

也可加工成條、片、塊製作各種菜肴;

2、收拾青魚的竅門:右手握刀, 左手按住魚的頭部, 刀從尾部向頭部用力刮去鱗片, 然後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將魚鰓挖出, 用剪刀從青魚的口部至臍眼處剖開腹部, 挖出內臟, 用水沖洗乾淨, 腹部的黑膜用刀刮一刮, 再沖洗乾淨。

青魚肉性平、味甘, 歸脾、胃經;具有益氣、補虛、健脾、養胃、化濕、祛風、利水之功效, 還可防妊娠水腫。

有益氣化濕、和中、截瘧、養肝明目、養胃的功效;主治腳氣濕痹、煩悶、瘧疾、血淋等症。 其膽性味苦、寒, 有毒, 可以瀉熱、消炎、明目、退翳, 外用主治目赤腫痛、結膜炎、翳障、喉痹、暴聾、惡瘡、白禿等症;內服能治扁桃體炎。 由於膽汁有毒, 不宜濫服。 過量吞食青魚膽會發生中毒, 半小時後, 輕者噁心、嘔吐、腹痛、水樣大便;重者腹瀉後昏迷、尿少、無尿、視力模糊、鞏膜黃染,

繼之騷動、抽搐、牙關緊閉、四肢強直、口吐白沫、兩眼球上竄、呼吸深快。 如若治療不及時, 會導致死亡。

青魚燉茼蒿

材料

青魚, 茼蒿, 蔥、薑、大料, 陳醋、醬油、糖、料酒

做法

1、青魚收拾乾淨, 兩面沾些幹澱粉或麵粉, 下鍋煎至金黃;

2、加陳醋、醬油、糖、料酒, 添水(將要沒過魚即可), 加蔥(段)、薑(片)、大料, 先中火後小火燉, 其間把青魚翻個, 使魚的兩面都吃進湯味;

3、待魚快好時將茼蒿段蓋在魚上, 再燉收湯(注意不要把湯全收盡, 留點湯蘸魚肉吃);4、加蒜末裝盤。

小訣竅

燉魚時如果願意多放茼蒿, 可用另一鍋把茼蒿段撒極少量鹽加熱翻炒, 茼蒿本身出的湯可倒入魚鍋, 待茼蒿七、八分熟時將其蓋在魚上繼續燉熟。

青魚豆腐

材料

青魚塊, 豆腐, 雪菜

做法

步驟1:青魚塊用鹽, 薑絲醃制10分鐘。 豆腐洗淨切塊, 雪菜倒出也洗沖洗下。

步驟2:鍋中多倒入一些油, 油熱放入魚塊, 最好魚身上要沒有水, 不然油會濺到身上的。 中火把青魚煎一下, 中途把魚翻下身, 然後加入料酒, 醬油, 少許白糖翻勻。

步驟3:然後倒入豆腐和雪菜, 加一小勺加誰鹽燜燒7, 8分鐘這樣。

步驟4:湯汁收的差不多的時候, 撒點蔥花即可出鍋

青魚有很多種做法, 大家平時吃的一般都是紅燒的青魚, 紅燒青魚的味道是很鮮美的, 我們平時在飯店應該都會吃到青魚, 但是自己在家就不會做了, 看了上面介紹的青魚怎麼做好吃, 大家應該去多學習, 平時多吃青魚對我們的身體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