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油爆生燒甲魚

甲魚作為一種美味的食材, 并且對人體具有滋陰涼血、補腎健骨的功效。 使用油爆生燒的方式去烹調甲魚, 其實味道是非常香濃的, 因為甲魚本身的肉香味是比較濃烈的, 加上配料和輔料的搭配, 做出來的菜肴會讓大眾喜愛, 這樣的做法需要注意的就是燉煮的時間要足夠。

材料

主料:甲魚1500克。

輔料:水發香菇50克 香菜100克。

調料:豬油100克 料酒50克 味精2克 鹽8克 醬油20克 醋25克 辣椒粉10克 大蔥15克 姜15克 大蒜50克 香油10克 淀粉(豌豆) 13克。

做法

1、水發香菇去蒂洗凈, 大的一切兩開, 小的整個。 蒜去皮, 拍爛剁碎。 蔥切成花, 姜切成末。 香菜摘洗干凈。

2、將甲魚翻放在木案上, 待頭伸出時, 用刀剁下(或用手抓住頸, 用刀割斷頸骨), 隨即將尾向上提, 使血液流盡, 用開水燙過后推去黃膜衣, 再用開水燙能刮去軟裙邊的黑膜時, 即近出放入涼水內, 用刀刮洗干凈, 在底部中間直切一刀, 放入冷水鍋內在水煮一下(如用開水煮裙邊易破裂影響質量),

能去殼時即撈出, 放冷水內, 把硬殼剝下, 去掉內臟, 拆下裙邊(裙邊是甲魚身上最好的東西), 切成4厘米長的大塊, 再洗一次, 用盤裝上待用。

3、醬油、醋、鹽、味精、濕淀粉25克(淀粉13克加水12克)、少許湯、香油、辣椒油、蔥花兌成汁。

4、鍋內放入油燒至八成熱時, 下入甲魚塊爆一下, 倒入漏勺瀝油;鍋內留油50克, 下入姜末、蒜泥爆一下, 隨倒入炸好的甲魚塊和兌好的汁, 翻動幾下, 裝入盤內, 周圍拼香菜即成。

甲魚的功效與作用

甲魚肉性平、味甘;歸肝經。 具有滋陰涼血、補益調中、補腎健骨、散結消痞等作用。 可防治身虛體弱、肝脾腫大、肺結核等癥。 也可降低血膽固醇, 對高血壓, 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此外, 甲魚肉及其提取物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對預防和抑制胃癌、肝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貧血、虛弱、白細胞減少等功效顯著。 甲魚還可入藥, 鱉的頭、甲、骨、肉、卵、膽、脂肪均可入藥。 鱉甲、鱉頭、鱉肉、鱉膽、鱉脂、鱉甲膠等所有部位都有藥用價值。

其主要作用有:滋陰, 對肝炎和異常功能亢進有控制作用;滋補, 提高血漿蛋白含量, 促進造血功能, 增強體力;清熱, 降低異常體溫升高, 可消散體內腫塊等。

其背殼具有滋陰補陽、散結平肝之功效, 可醫治咳嗽、盜汗、腎虧、閉經等癥, 甲魚膽可治高血壓;卵能治久瀉久痢;血能治小兒疳積, 民間還流傳著甲魚能醫治癌癥之說。

①《日用本草》:“大補陰之不足。 ”

②《隨息居飲食譜》:“滋肝腎之陰, 清虛勞之熱。 ”

③《本草綱目》:“鱉肉有滋陰補腎, 清熱消淤, 健脾健胃等多種功效, 可治虛勞盜汗, 陰虛陽亢, 腰酸腿疼, 久病泄瀉, 小兒驚癇, 婦女閉經、難產等癥。 ”

提高免疫力

甲魚富含動物膠、角蛋白、銅、維生素D等營養素, 能夠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及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功能,

也是提高母乳質量、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補佳品。

養顏護膚

甲魚的腹板稱為“龜板”, 是名貴的中藥, 有滋陰降火之功效。 用于治 甲魚療頭暈、目眩、虛熱、盜汗等疾患。 還對頭顱外傷(例如新生兒頭顱血腫等)遺留下來的頑固性頭痛有很好的療效。

龜板膠是大分子膠原蛋白質, 含有皮膚所需要的各種氨基酸, 有養顏護膚、美容健身之效。 當然, 龜板是中藥, 應該由醫生視具體的情況決定是否使用。

抗癌抑癌

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并用于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癥。

祛壓降脂

甲魚亦有較好的凈血作用, 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 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

壯陽壯腰

甲魚還能“補勞傷, 壯陽氣, 大補陰之不足”。

養陰補虛

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有益產婦

吃適量甲魚有利于產婦身體恢復及提高母乳質量。

禁忌人群

甲魚滋膩, 久食敗胃傷中,導致消化不良,故食欲不振、消化功能減退、孕婦或產后虛寒。

脾胃虛弱腹瀉之人忌食。

患有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腹瀉便溏之人忌食。

肝炎患者食用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值誘發肝昏迷,故應少食。

孕婦吃了會影響胎兒健康。

另外痰食壅盛者慎食。

久食敗胃傷中,導致消化不良,故食欲不振、消化功能減退、孕婦或產后虛寒。

脾胃虛弱腹瀉之人忌食。

患有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腹瀉便溏之人忌食。

肝炎患者食用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值誘發肝昏迷,故應少食。

孕婦吃了會影響胎兒健康。

另外痰食壅盛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