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在家怎麼做涼皮

很多美味佳餚我們有時候不必去到餐廳裡吃, 我們自己也可以自製的, 很多地方的特色小吃, 我們也不必去到當地才可以吃到, 其實只要我們有這些小吃做法的教程, 只要我們認真的根據這些教程去做, 那麼我們也可以做出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小吃來, 例如涼皮。

涼皮有兩種, 一種是米麵皮, 一種是畫皮, 涼皮可是陝西當地的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小吃, 那麼我們如何在家中就做成這道山西特產呢, 我們看看下文。

涼皮為陝西漢族特色小吃之一, 又稱陝西涼皮。 涼皮分為米麵皮和麵皮兩大類, 米麵皮實為米皮。 河南濮陽另有一種卷涼皮。

面皮被譽為漢中風味小吃的“四絕”之首, 據傳漢中涼皮起源於 (西元前231—前2l3年)秦始皇鼎盛時期。 《長安縣誌》和《留壩縣誌》描述涼皮的起源有這段文字:秦始皇在位時, 南鄭縣有稻田十萬畝, 有一年久旱不雨, 稻田乾枯,

打下的稻穀盡是稻秕, 碾出的大米品質太差, 無法向皇帝納貢, 農民們深恐欺君之罪, 非常焦急恐慌。 當時有位姓朱叫十三的農民, 將打下的新大米用水拌濕之後, 用碾米的水磨碾子把大米碾成糊狀, 然後傾倒在甄箅上蒸熟, 再切成條狀, 名為大米皮子, 大家嘗後各個稱奇。 朱十三和納貢的人來到秦鎮, 將面皮獻給秦始皇。 秦始皇吃了面皮感覺美味可口, 倍加讚賞, 並令今後漢中地區的貢物只能獻大米和涼皮子。 涼皮這一小吃, 逐漸走入民間, 成為家常便飯。

1.把麵粉和鹽過篩後(沒有篩子也可以不過), 一點點的加入水攪成麵糊。 注意每次加入的水不要太多, 一點一點的加, 攪勻之後再加, 這樣攪出的麵糊才光滑無粉粒。

攪的次數越多, 做出的涼皮兒才越筋。 大約攪20分鐘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麵糊不可太稀, 否則蒸出的涼皮兒容易斷而且不筋。 如圖:這是攪好之後的麵糊, 可以看出很光滑。

2.把攪好的麵糊放入冰箱冷藏室內冷藏(冬天則放室溫即可)至少三小時以上, 稱為醒面。 這一點非常重要, 能夠解決大家所知道的國外麵粉不成筋的問題。

3.把醒好的麵糊取出使其恢復室溫, 這個過程把蒸涼皮兒的模型擦好備用。

4.用一個平底鍋燒一大鍋開水備用。 然後準備潤滑的油碗:在一個小碗裡倒少許食用油(任何植物油均可), 然後加入少許水即可。 如圖:

5.待水開後, 往一個模型裡刷少許油, 舀一勺麵糊倒入。 麵糊的多少由個人掌握, 喜歡厚一點兒的涼皮兒就多舀一點兒,

反之則少一些, 實驗一兩張就可以掌握了。

6.把模型裡的麵糊蕩勻, 讓模型底部均勻的蓋上麵糊。

7.把裝好麵糊的模型放入開水鍋中, 蓋上鍋蓋。 火要一直保持大火。

8.重複步驟五、六, 把另一個模型也倒入麵糊。 這個過程中第一個模型中的麵糊會慢慢的起泡, 如果鍋蓋是透明的能看得很清楚。 麵糊鼓起就是蒸好了。

9.第一, 把模型倒扣著放在涼水管下沖;第二, 在水池中蓄一池涼水, 把模型放在裡邊漂著, 但效果沒有第一種好。

10.用刷子在蒸好的涼皮兒表面刷一層油, 慢慢把涼皮兒剝下即可。

11.把蒸好的的涼皮兒兩面都刷上油, 刀子蘸一下涼水, 再把涼皮兒切成喜歡的寬度即可, 拌入可口的調料。 在河南濮陽有領一種吃法,

過涼皮。 就是把涼皮用裹的方法做成的小吃, 即把黃瓜、熟花生、麵筋、香菜等用芝麻醬和其他調料拌勻後放入一大張涼皮裡面。

相信大家已經掌握了涼皮的做法了吧, 涼皮的功效和作用在於冬天吃可以起到保暖的好處, 而且在夏天吃涼皮能夠起到消暑的功效。 所以涼皮是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的, 以後我們自己在家中就可以根據上文介紹的教程自己做涼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