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奇怪!健康的人也會便秘

記者從多家醫院瞭解到, 近幾年, 到醫院就診的便秘患者不斷增多, 其中女性和老年人居多, 在校學生也占較高的比例, 人數也明顯呈上升趨勢。


健康人也會便秘

據專家介紹, 其實吃飯和排便都是一種習慣。 人們常說過了飯點就餓過去了, 但就算是下一頓多吃點, 也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排便也是一樣。

人們為了生活, 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工作, 有的時候感覺到有便意的時候, 卻不能或沒有條件排便, 於是就強忍不排。


次數多了以後, 逐漸感到大便乾燥, 排便困難, 就是上廁所也無法排便, 就形成了便秘。 年輕人生活飲食不規律, 上網、不運動、晚睡早起, 都有可能導致便秘。

長期使用藥物排便危害多

從事多年消化治療的專家告訴記者, 患了便秘不必過分緊張, 她說, 如果得了便秘不會引起併發症, 只會引起腹漲。 長期便秘就有可能會導致痔瘡, 因長期無法正常排便或長時間不排便, 使大便堅硬燥結, 很容易引發痔瘡。


不少人認為, 即便得了便秘, 只要吃點排泄藥或灌腸, 將積存在體內的糞便排除, 就沒有大礙。 如果長期的使用藥物排便, 容易使身體產生對藥物的依賴性, 導致腸道和肛門功能減退, 使直腸血管充血擴張, 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並引發大腸黑便病, 危害人體健康。 長期灌腸, 會使直腸粘膜感覺遲鈍, 排便反射遲鈍, 加重便秘, 反而有利於痔瘡的發生。

避免便秘要做到以下幾點


要避免便秘其實並不難做到, 專家針對各種情況, 從飲食、生活規律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 首先, 飲食方面要多吃蔬菜、水果, 多吃粗糧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 少吃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如辣椒、芥末、薑等每天早上起床一杯溫白開水, 增加腸道水分, 有助排便通暢。

生活規律方面, 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早晨起床後和飯後都是排便的最佳時間, 飯後腸道蠕動較快, 有助於排便。

另外加強運動也很關鍵。 經常參加多種體育活動, 增加活動量等, 都能夠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減少疾病發生, 對於痔瘡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專家提醒:如果出現便秘現象, 應儘早到醫院診治, 切勿隨意用藥, 如果用藥不當, 會使病情加重, 嚴重的還會引起其他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