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注射用蘭索拉有什麼作用

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太多酸的食物會引起胃酸, 這時不僅要注意保暖更要用藥物治療。 注射用蘭索拉是一種白色或著類白色疏鬆塊狀物或粉末狀藥物。 它是一種處方藥, 抑制胃酸分泌。 最好用於口服治療法, 需要限制注射次數, 會引起不良反應, 不適用的伴有出血的十二指腸潰瘍。 在使用的時候, 應該格外注意。 下面介紹一下注射用蘭索拉的具體情況。

1.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蘭索拉唑。

化學名稱:2-[[[3-甲基-4-(2, 2, 2-三氟乙氧基)-2-吡啶基]甲基]亞磺醯基-1H-苯並咪唑。

2.適應症

用於口服療法不適用的伴有出血的十二指腸潰瘍。

3.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通常成年人一次30mg, 用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溶解後, 一日2次, 推薦靜滴時間30分鐘, 療程不超過7天。

使用時注意:

(1)本品靜滴使用時應配有孔徑為1.2μm的篩檢程式, 以便去除輸液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沉澱物。 這些沉澱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產生嚴重後果。

(2)在噴出性或湧出性大量出血、血管暴露等危險性大的情況下, 應先採用內窺鏡下止血措施。

(3)本品僅用於靜脈滴注。 溶解後應儘快使用, 勿保存。 避免與0.9%氯化鈉注射液以外的液體和其他藥物混合靜滴。

(4)經本品治療的前3日內達到止血效果的,

應改用口服用藥, 不可無限制靜脈給藥。

4.不良反應

國內臨床研究中, 本品一日2次, 每次30mg靜脈滴注, 5天療程。 127例受試者中發生4例(3.64%)不良反應, 主要是白細胞減少(1.82%)、轉氨酶輕度升高(0.91%)和皮疹(0.91%)。 白細胞減少者一周後複查正常, 轉氨酶輕度升高者十天后複查正常。

國外上市後超過1000名患者使用注射用蘭索拉唑後有較好的耐受性。 在美國4個臨床試驗中有161名患者使用注射用蘭索拉唑, 超過1%的不良反應有噁心(1.3%)、頭痛(1%)、注射部位痛感(1%);低於1%的不良反應有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嘔吐、頭暈、感覺異常、味覺異常、皮疹和血管擴張。 未見與口服給藥不同的不良反應。

日本221例受試者使用注射用蘭索拉唑的臨床研究資料報導, 發生31例(14.0%)臨床實驗室檢查值異常,

主要為ALT升高(6.2%)、AST升高(5.7%)、LDH升高(2.0%)、γ-GTP升高(1.5%)等檢查值異常變化。

以下不良反應為口服蘭索拉唑所見, 但靜脈注射也有可能發生:

1.治療時應密切觀察, 如有下列嚴重的不良反應, 應及時中止用藥和處理。

(1)出現過敏反應(全身出疹、面部浮腫、呼吸困難等)(<0.1%), 甚至引起休克(<0.1%);

(2)全血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症、溶血(<0.1%), 還有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0.1~<5%);

(3)伴有黃疸, AST和ALT升高等重度肝功能損害(<0.1%);

(4)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Lyell綜合征)、皮膚粘膜眼綜合征(stevens-Johnson綜合征)(<0.1%);

(5)間質性肺炎(<0.1%), 出現發熱、咳嫩、呼吸困難、肺部呼吸音異常(撚發音)等時, 應迅速中止用藥, 實施胸部x線檢查, 並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適當的處理。

(6)其他的不良反應;出現以下不良反應時中止用藥,

必要時進行適當的處理。

.禁忌

A.對蘭索拉唑及處方中任一成分過敏的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B.正在使用硫酸阿紮那韋的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6.注意事項

A.以下患者慎重用藥:

(1)有藥物過敏症既往史的患者;

(2)肝損傷的患者(因本藥的代謝、排泄延遲);

B、本品治療會掩蓋消化道腫瘤的症狀, 應排除惡性腫瘤後方可用藥。

C、本品治療時密切觀察病情, 治療無效時應改用其它療法。

D、本品目前尚無超過7日的用藥經驗。

E、同類質子泵抑制藥物奧美拉唑(omeprazole)在國外有導致視力損害的報導, 本品尚不清楚。

F、動物實驗中, 大鼠長期大量使用本品後, 出現良性睾丸間質細胞腫瘤, 類癌瘤與視網膜萎縮。 但類似現象在小鼠的致癌性試驗、犬、猴的毒性試驗中未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