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有一種難以名狀的痛苦叫牙疼

“牙疼不是病, 疼起來要人命”, 這句口頭禪早就該改改了, 因為牙疼就是病, 所以才“要命”。 但即便是牙疼, 疼起來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有一種牙疼讓人刻骨銘心

數九嚴冬三更天也要去醫院看急診的牙疼當屬急性牙髓炎了。 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牙痛很有特點。 牙齒結構特殊, 急性牙髓炎發作時, 牙齒遇溫度升高, 疼痛加重;遇溫度降低, 疼痛會略有緩解。 所以經常看到病人就診時, 隨身攜帶涼水瓶, 一直口含涼水緩解症狀。 疼痛不能定位, 病人不但不能分辨哪顆牙疼, 多數情況下連上牙疼還是下牙疼都描述不清。

有放射性痛, 沿三叉神經分佈放散。 可表現為同側半邊臉疼、頭疼。 疼痛常在夜間發作或加重, 平躺時加重。 患有嚴重牙周病的牙齒發展至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時候, 也出現急性牙髓炎的症狀。

有一種牙疼讓人食不知味

急性根尖周炎是持續性、自發性劇烈疼痛, 患牙部位明確, 有浮起感, 病人常常說:“不敢嚼東西!”患牙可伴有牙齒鬆動。 但是沒有遇溫度改變疼痛加重或減輕的現象。

有一種牙疼常常“騷擾”年輕人

智齒冠周炎常發生於16-25歲的青年, 是下頜智齒(盡頭牙), 牙冠周圍軟組織發生炎症, 腫脹疼痛, 局部可出現自發性跳痛, 可放散至同側頭面部,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 嗓子疼, 可出現吞咽疼痛。 嚴重時出現頜面部腫脹,

同側頜下淋巴結腫大疼痛。

有一種牙疼如跗骨之蛆

慢性牙髓炎一般不發生劇烈的自發性疼痛, 有時可出現陣發性隱痛或鈍痛。 “撕撕拉拉的疼。 ”病人經常這樣描述。 慢性牙髓炎的病程較長, 病人可訴有長期的冷、熱刺激痛病史。 患牙常有咬合不適或輕度的叩痛。 病人一般能指出患牙的位置。

電光石火一般的牙疼

牙齒隱裂是病人常有的在咀嚼過程中, 食物接觸到牙面某個部位會引起“鑽心”的疼痛。

牙本質過敏症則是牙齒在受到外界刺激, 如冷、熱、酸、甜, 以及刷牙或咬硬物時所引起的一過性酸痛症狀。

這些牙疼不是由牙病引起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于中老年人群中常見, 發生在一側頭面部, 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

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 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的劇烈疼痛。 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 疼痛呈週期性發作, 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上頜竇炎:疼痛的部位通常在同側

尖牙窩處, 有時可出現同側面頰和牙齒的陣發性神經痛, 同側前額、眉根和眼球後疼痛, 但無額竇底部及前壁明顯壓痛和叩擊痛。 頭痛晨起輕, 午後或久坐時加重。

發生在面部的帶狀皰疹:水皰和疼痛是帶狀皰疹的典型特徵, 水皰一般發生在一側面部, 沿周圍神經分佈區排列, 多不超過中線, 但是由於部分患者首先出現的症狀是一側面部劇烈疼痛, 所以常常和牙疼混淆。

心肌梗死:有研究表明,

1%的急性心肌梗死伴有牙痛和下頜痛的症狀。 性命攸關, 病人和醫生都不應掉以輕心。

最好的治療是對牙疼的預防

保持口腔衛生, 定期檢查, 及時治療, 才是預防牙疼的最好方式。

保持口腔衛生,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堅持早晚或進食後刷牙, 飯後漱口, 每天使用牙線, 選用含氟牙膏對預防齲齒有一定作用。 改正不良用牙習慣, 少吃質地堅硬的食物, 少喝碳酸飲料, 不吸煙。 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小洞不補, 大洞吃苦”, 發現問題, 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進行適當的治療。 定期牙周維護也是必須堅持的, 因為嚴重的牙周炎也可以引起疼痛劇烈的逆行性牙髓炎。 發現有阻生智齒要儘早拔除。

牙疼已經發生了怎麼辦?

針對牙疼的最佳方案當然是儘快去正規醫療機構找專業口腔醫生診治。

除了儘快就診之外, 大家還可以這樣做。 觀察疼痛的部位, 患牙的位置能否確定, 疼痛的程度, 持續時間, 是否為刺激性疼痛, 有無自發痛, 病情發展的趨勢……在候診的時候不妨組織一下語言, 為了更有效與醫生溝通, 大家向醫生描述病情時不妨從這幾個方面來交代病情。 這樣, 醫生能更迅速地做出正確判斷, 給予治療, 儘快緩解疼痛。

網上的治牙疼偏方有沒有用?

偏方五花八門, 無外乎內服、外敷、穴位按摩。 即使有一定效果, 也是暫時性的, 治標不治本, 不建議嘗試。 經常見到:病人在齲洞裡放花椒反而增加髓腔內壓力, 導致疼痛加劇;有病人為減輕牙疼口含高度白酒造成黏膜燒傷……

有沒有治療牙疼的特效藥?

牙疼沒有特效藥。

治療的藥物分為兩種, 抗生素和止疼藥。 這兩種藥都不要濫用。 即使是非處方的止疼藥也建議大家在確診後,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常常遇到病人在服過止疼藥後就診, 自覺症狀不但沒有減輕, 還影響醫生確定患牙的牙位, 延誤治療。

科普牙疼相關的知識並不是希望大家成為“牙醫”, 而是希望大家看牙時少走彎路, 跟醫生溝通起來更順暢, 但是千萬不要自己下診斷, 甚至自己做治療。 作為病人, 只要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客觀的症狀如實告知醫生就可以了。 畢竟專業的口腔科醫生受過嚴格的訓練, 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醫生的知識和閱歷肯定比大家跟親朋好友打聽到的資訊要豐富得多, 更不是隨便在某度、某乎之類的網站上能搜索到的。

文/謝晨葛化冰

(北京口腔醫院王府井部) 更不是隨便在某度、某乎之類的網站上能搜索到的。

文/謝晨葛化冰

(北京口腔醫院王府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