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喝酒臉紅更危險 掌握技巧喝酒不傷肝

商務社交、親朋好友聚會都少不了酒的影子, 酒可以助興, 但是酒傷肝, 特別是喝酒容易臉紅的人更要注意, 偶爾飲酒也會導致酒精肝, 因此, 不管喝的少還是多, 都要學一些不傷肝的喝酒方法。

一、喝酒容易臉紅的人更容易得酒精肝

飲酒後血中乙醛濃度明顯升高, 可引起面紅、心悸、頭暈、噁心等不適症狀, 從而阻止進一步大量飲酒。 如果出現上述表現但繼續大量飲酒, 體內的乙醛含量將持續升高, 不僅可導致酒精中毒症狀, 嚴重者甚至可以導致失明。

因此, 飲酒易臉紅的酗酒者, 患酒精性肝病的風險更大,

患其他消化道癌症的幾率也明顯增加。

二、偶爾飲酒也有可能導致酒精肝

因為酒精肝的形成與酒中所含的酒精濃度有關。 有研究表明, 男性肝臟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8g酒精, 而女性更少。

48g的酒精相當於白蘭地100ml, 或威士卡120ml, 或紹興酒250ml, 或啤酒1000ml。 如果超過這個量持續喝上3~5年, 或者兩周內有大量飲酒史(每日飲酒精量大於96g), 就會出現肝臟損害。

攝入酒精的計算公式為:攝入量×酒精度×0.8=攝入酒精量。 以啤酒為例:750ml×0.08×0.8=48克, 即每天喝一瓶啤酒, 患酒精肝的危險性就會大增。 目前我國酒精性肝病患病率為4.34%, 男女患病率為8:1。 另外, 研究對300多名患者的調查顯示, 酒精肝發病明顯呈年輕化, 占新發肝硬化的六成左右, 其中80%的患者在40歲左右, 最年輕的酒精肝患者年僅26歲。

遠離肝病的最好方法自然就是戒酒, 但是一些人因工作等原因實在無法捨棄酒精的話, 也要注意一些技巧降低

臨床上, 中醫根據該病不同病變階段的病機演變特點和辨證論治原則, 大致分為濕濁中阻, 濕熱蘊結, 寒濕困脾, 肝鬱脾虛, 肝陰不足等證型, 分別採用除濕和中, 清熱利濕, 溫中化濕, 疏肝健脾化濕, 活血化瘀, 養陰柔肝, 等法治療, 如辨證準確, 用藥得當, 尚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八個小技巧讓你喝酒不傷肝

1、空腹時不要飲酒

一面飲酒, 一面進食, 酒在胃內停留時間長, 酒精受胃酸的干擾, 吸收緩慢, 就不易酒醉。 如果連幹幾杯或空腹飲酒, 一瞬間體內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就會升得很高, 令自己進入危險的麻痹狀態。

所以, 這種飲酒法要儘量避免。

飲酒前, 先吃一些澱粉的食物, 或泡一杯高纖的燕麥片先喝下, 因為根據研究, 要減少酒精的吸收, 水溶性的澱粉比脂肪來得有效, 甚至如果來不及吃東西, 可以先喝代餐, 代餐中有纖維, 會使您的胃立即有飽脹感, 減少酒精的攝取量。

2、盡可能飲熱酒

不管是白酒、黃酒, 加溫後飲用:一是芳香適口;二是可揮發掉一些沸點低的醛類有害物質, 減少有害成分。 喝酒難以避免。 適量喝酒, 有益於健康, 酗酒傷身。

3、不要大口猛喝

要慢慢喝酒, 不時地停頓一下, 喝酒時不要喝碳酸飲料, 如可樂、汽水等, 以免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4、不要多種酒混合飲

因為各種酒成分、含量不同, 互相混雜,

會起變化, 使人飲後不舒適, 甚至頭痛、易醉。

5、喝酒時多吃綠葉蔬菜和豆製品

綠葉蔬菜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豆製品中的卵磷脂也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6、不要用藥酒作宴會用酒

某些藥物成分可能跟食物中一些成分發生矛盾, 或者起化學變化, 喝了後會令人噁心、嘔吐和不適。

7、白酒、啤酒應注意

喝白酒時, 要多喝白開水, 以利於酒精儘快隨尿排出體外;喝啤酒時, 要勤上廁所;喝烈酒時最好加冰塊。

8、最好的醒酒物不是茶水

更不是雪碧與可樂, 而是果汁, 特別是橙汁、蘋果汁能起到很好的解酒作用, 因為它們含有果糖, 可以幫助酒精更好地燃燒。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 喝酒容易臉紅的人更要注意飲酒量,

掌握不傷肝的飲酒方法可以減輕酒的危害, 當然, 不喝酒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