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中醫氣血不足的認識和治療

作為中國人, 大家都知道中醫是我們的國粹, 不僅歷史源遠流長, 而且博大精深。 對於很多世界性的疑難雜症, 西醫沒辦法治療的, 中醫方面常常卻能有有效控制的辦法。 對於中醫經常會提到的氣血, 大家瞭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中醫常說的氣血不足表現以及治療方法。

氣血不足的表現

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 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 引起早衰的病變。 氣虛: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 氣虛則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 血虛:面色無華萎黃、皮膚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氣血的來源

氣與血來源有兩個方面。 其一, 稟受於先天之精氣。 即父母的先天之精(生殖之精)。 其二, 即後天之精氣, 只通過脾胃運化的水穀之精氣和自然之精氣。

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 血可以運載氣, 氣血相互滋生, 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 故在中醫臨床上一般是氣血雙補。

食療方法

1. 氣虛

① 益補食品:牛肉、羊肉、枸杞、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

② 相應膳食:懷山百合蓮子湯;參藥煨乳鴿;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棗燒豬蹄。

③ 忌食少食:蕎麥、柚子、柑、金橘、金橘餅、柳丁、荸薺、生蘿蔔、地骷髏、芥菜、薤白、君達菜、砂仁、菊花、茶葉及煙酒。

④ 忌食食品: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苤藍、蘿蔔纓、芫荽(香菜)、蕪菁(大頭菜)、胡椒、蓽撥、中指、紫蘇葉、薄荷、荷葉。

2. 血虛

① 補益食品: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雞肉、豬血、豬肝、紅糖、赤豆等。

② 相應膳食:當歸熟地烏骨雞;懷山牛腩煲;懷菊帶魚;玫瑰懷菊露。

③ 忌食少食:海藻、草豆蔻、荷葉、白酒、薄荷、菊花、檳榔、生蘿蔔等。

④ 忌食物品:荸薺、大蒜。

中醫認為, 生藕性寒, 有清熱除煩之功, 特別適合因血熱而長“痘痘”的患者食用。 煮熟後由涼變溫, 有養胃滋陰, 健脾益氣養血的功效, 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 特別適合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表現為肌膚乾燥、面色無華的人。 特別是藕段間的藕節更是一味良藥, 具有健脾開胃、養血、止血的作用, 還能改善氣色。 因此氣血不足的女性可以多吃吃藕。

大家現在通過以上文章關於中醫氣血不足的介紹也有了一定的認識, 相信大家現在對哪些食物可以補氣血也是有了一定的掌握。 其實補氣血並不一定非要煮中藥湯不可, 一些補氣血的中藥,

如當歸、黃芪、枸杞、大棗這些和肉類一起燉湯做成藥膳一樣是可以有補氣血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