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季要區分開中風與中暑

入伏以後, 悶熱的天氣幾乎讓人窒息。 吳大媽在買菜回來就出現了不適, 頭暈、噁心、肢體無力, 但沒有引起重視, 還以為是天氣太熱, 中暑了。 吳大媽想躺床上歇會, 還沒走到床邊, 就摔倒了, 家人趕緊送到醫院治療, 診斷為腦中風。

吳大媽的主治醫生介紹說, 炎熱的天氣, 是中暑的高發時節, 也是中風的高發期, 由於兩者的症狀頗有相似之處, 常會使患者及其家人都錯把中風信號當成了中暑, 從而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老年人一旦感覺悶熱難受, 或有“一閃而過”的頭痛、頭暈和眼花以及肢體感覺異常,

常常是中風的信號, 切勿以為是有點“中暑”或“天熱吃不好睡不好”而延誤, 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中老年人夏季中風與天氣炎熱關係密切, 當氣溫在32℃以上時, 身體為了散熱, 皮膚血管會擴張, 此時, 皮下血液迴圈的血流量是正常時血流量的3至4倍。 這種超常的血液迴圈, 對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 是一種非常大的負擔, 因而會增加發生腦梗心梗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