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知道焦慮症不是變態心理

我們每個人都有焦慮的時候, 有時總會擔心點什麼, 但是患有焦慮症的人和正常人是有一定區別的, 正常人遇到焦慮的情況下很快就能恢復平靜, 但是焦慮症患者卻久久不能平靜。 如果你看到有小孩在鐵路邊玩耍, 你會擔心他會被火車撞, 那是正常現象。 如果你在家裡休息也會擔心有人被火車撞, 那就不正常了, 你很可能患有焦慮症了。 焦慮症患者心理是有一些異于常人, 但他們不是心理變態, 焦慮症和心理變態是有很大區別的。

那些焦慮症患者與正常焦慮情緒反應是不同的:第一, 它是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物件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第二,

它是指向未來, 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 但是病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危險;第三, 它持續時間很長, 如不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 幾周、幾月甚至數年遷延難愈。 最後焦慮症除了呈現持續性或發作性驚恐狀態外, 同時伴多種軀體症狀。

每個人都有擔心害怕的時候, 因為它們能促使我們作好應付應激或危險的準備。 擔憂、害怕和焦慮激發了一種激素(即腎上腺素)的釋放, 腎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身體和心理的變化, 能為我們戰勝或逃離危險的情境提供有利的條件。 但是應激反應成為慢性或反應過度強烈時, 就會產生危害, 出現各種問題。 若應激的心理反應持續存在,

可導致思維過度集中於憂慮的事情, 以致人們總是認為事情槽糕極了, 擔心事情不可救了, 他們常常採用消極的思維方式。 在應激狀態下, 這種消極的思維方式會給身體的變化帶來惡性循環, 例如:“胸部感到疼痛肯定是得了心臟病!”“這種感覺無法忍受, 我什麼事都做不了了!”這些想法將使應激反應維持在一個高水準上, 延長了身體的不適感, 從而導致了焦慮症的產生。

有時太堅強未必是好事。 地震來勢洶洶, 突發災難面前, 有人採取逃避反應, 避免再提到與災難相關的事情, 拒絕接受災難現實, 變得悲傷、木僵、抑鬱、失眠。 其實不論是悲傷還是恐懼, 在信得過的人面前流眼淚, 會讓人感覺更踏實。

人類表達喜、怒、哀、樂情緒和情感,

是通過大腦內部的神經遞質將這些信號向大腦中樞神經傳遞, 使其正常發號施令實現的。 一旦神經遞質的傳遞失去平衡, 大腦中樞神經就無法控制人類的思想、情感和言行, 使人體出現失眠、抑鬱、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礙疾病。

如果你沒有焦慮症那就恭喜你了, 如果你患有焦慮症也不要害怕, 因為焦慮症並不是什麼大毛病, 它其實並不可怕, 只要我們拿出勇氣去對付它, 它很快就會消失。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變得堅強, 同時也要提醒自己和家人注意預防焦慮症, 沒有焦慮症日子才能過得舒坦, 大家才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