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秋季注意預防時令病

立秋之後, 秋風秋雨漸多, 天氣由熱轉涼。 由於晝夜之間溫差增大, 也是人們發病較多的時節。 常見的有支氣管炎、哮喘病復發, 腸胃疾患增多、“熱傷風”等。 因此, 人們在秋季一定要注意保健, 做到防病于未然。

秋季, 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其中有舊疾復發者, 也有因著涼的新患者。 此類病少則一二周, 多則經月不愈。 有舊疾者要注意鍛煉身體, 增強體質, 保暖防寒, 少食辛辣食物, 最好戒煙, 以防復發。 正常人也應適當增減衣服, 以防受涼而致病。

秋季, 冷暖更迭, 早晚溫差較大, 這時哮喘病最易復發。 該病是一種過敏性疾病,

有此病史的人對濕度、氣候變化比較敏感, 且適應能力較弱, 所以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 秋季又是草枯葉落時節, 空氣中過敏物質增加。 因此, 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儘量減少與致敏因素接觸, 如果有已知過敏原的, 應注意避免接觸, 防止發作。

秋季氣溫下降, 人體受冷刺激後, 會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 如甲狀腺素、腎上腺皮激素等分泌增多, 對原有胃潰瘍等胃部疾患者大為不利。 另外, 秋季由於陽氣弱陰氣長, 腸胃的抵抗能力下降, 病菌易乘虛而入, 損傷脾胃, 導致腸胃疾病, 所以, 有胃病的人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多參加一些鍛煉活動, 以改善腸胃道的血液迴圈, 增強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吃東西要定量、定時,

少吃冷飲和瓜果, 避免過熱、過硬、過辣, 以防加重胃疾。

由於秋季天氣漸涼, 有少人早早就添加許多衣服, 唯恐傷風感冒, 卻不知這樣反而易患“熱傷風”。 常言說“春捂秋凍”、“若要小兒安, 常帶三分饑和寒”, 這是因為人體體溫調節是靠皮下毛細血管的收縮與擴張來實現的, 如果不急於多加衣服, 讓機體逐漸適應環境, 就能減少傷風感冒的發生。 但這並不是說不要加衣服, 而一味地去追求“涼”, 問題是要加得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