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禁忌

吃的太飽的危害 你不得不防

吃得太飽引起肥胖

現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消化難, 多餘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 其後果就是肥胖, 而肥胖會帶來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 再加上由此帶來的併發症, 可能達到上百種。

吃得太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1.飲食過量會傷害人的泌尿系統, 因為過多的非蛋白氮要從腎臟排出, 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

2.脂肪堵塞在腸道裡, 會造成腸阻塞, 大便黑色、帶血。

3.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 患骨質疏鬆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因為長期飽食就會使人體內甲狀旁腺激素增多, 容易使骨骼過分脫鈣, 造成骨質疏鬆。 從年輕時就經常飽食的人, 到了老年, 由於體內甲狀旁腺激素含量明顯增加, 即使攝取較多的鈣, 也難以沉著於骨骼之中, 所以患骨質疏鬆的機會就會明顯增加。

4.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

消化不良。 如果上頓還未消化, 下頓又填滿胃部, 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 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 胃大量分泌胃液, 會破壞胃黏膜, 屏障, 產生胃部炎症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長期以往, 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5.晚餐若吃得過飽, 鼓脹的胃腸會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 使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其他部位, 誘發神經衰弱。

6.吃得過飽, 會引起大腦反應遲鈍, 加速大腦的衰老。 人們在吃飽後, 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 容易讓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昏昏欲睡。

吃得太飽增加疾病隱患

1.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數的活動能力降低, 增加患癌幾率。
2.飽食後, 胃腸道迴圈血容量增加, 造成大腦血液供應相對不足, 使腦細胞正常生理代謝受到影響, 甚至還會引起冠心病病人發作心絞痛, 誘發膽石症、膽囊炎、糖尿病等。
3.大約有30%-40%的老年癡呆病人, 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 飽食能誘發人腦內一種叫做纖維芽細胞生長因數的物質,

飽腹後, 它在大腦中的含量要比吃飯前增加數萬倍, 而且其數量的增長與食量成正比。 這種纖維芽細胞生長因數被證實是促使腦動脈硬化的元兇, 腦動脈硬化與老年癡呆密切相關。

吃飯時的注意事項

1、吃飯時候最好不要高談闊論

一個是禮貌問題,

避免唾沫橫飛影響他人。 一個是會影響消化液分泌, 尤其是不開心的話題更會影響食欲。 一個是吃特殊食物可能會燙嘴燙食道, 會噎住, 吃魚刺雞骨可能會卡喉嚨。

2.座椅坐姿要正確

彎腰駝背的時候腹部內臟容易受到壓迫, 影響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進行, 影響血液迴圈, 久而久之容易引發胃病, 影響營養的吸收。 所以要特別注意不能蹲在地面吃飯, 座凳的高度要適當, 靠背的仰角要適當, 飯桌的高度要適當, 小孩要適當坐高一點。

3、飯後不能馬上喝茶

不能喝茶是為了避免沖淡胃液影響消化。

4.就餐時不要狼吞虎嚥

就餐時如果狼吞虎嚥, 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必然會縮短許多, 不能充分地與唾液進行混勻和消化,

大塊食物也得不到仔細的機械加工。 這樣, 既影響了唾液對食物的消化, 又加重了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