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自發性食管破裂

概述
自發性食管破裂系指健康人突然發生食管破裂, 因多數發生於飲酒、嘔吐之後, 食管壁全層破裂, 故有人稱之為嘔吐後食管破裂。 有時與胃酸分泌有關係, 有人稱之為食管消化性穿孔。 為了區別器械損傷等外傷性穿孔, 有人稱之為非外傷性食管穿孔。

病因
自發性食管破裂的原因和機理尚未完全清楚。 雖然不是100%的病人都在發病時有嘔吐, 但大多數病人(70%~80%)均先有嘔吐繼有食管穿孔, 所以嘔吐仍為最重要的發病原因。 與嘔吐相聯繫的是飲酒, 嘔吐的病人多數是過食、飲酒之後發生嘔吐。 其他自發性食管破裂的原因有分娩、車禍、顱腦手術後、癲癇等。

症狀
男性患者明顯多於女性, 多數為青壯年, 也可發生於50歲以上。
(1)病初症狀為嘔吐、噁心、上腹痛、胸痛。 1/3~1/2病人有嘔血。 嘔吐的病人往往可有飲酒或過食史。 痛的位置多為上腹部, 也可在胸骨後、兩季肋部、下胸部, 有時放射至肩背部。 症狀嚴重時可有氣短、呼吸困難、紫紺、休克等。
(2)體格檢查多表現為急腹症, 可有液氣胸的相應體征, 上腹壓痛, 肌緊張, 甚至板狀。 食管、胃內容物進入胸、腹膜腔可引起化學性胸、腹膜炎, 可以有急性化膿性縱隔炎及胸、腹膜炎的表現。

檢查
1.食管破裂病人早期可以無發熱, 血白細胞也不升高;稍晚則可以有發熱、寒戰、血白細胞增高。
2.X線胸部透視具有重要價值,

不少病人經急診胸部透視發現一側液氣胸, 而引起注意。 X線胸片側位可見到縱隔氣腫, 頸部皮下氣腫影, 後前位有時可見到後下縱隔一側氣腫陰影, 呈三角形。 考慮到食管破裂時, 應作吞碘油拍片, 明確診斷。
3.現液氣胸後, 行診斷性穿刺, 簡易而且必要。 如抽出物為血性酸味液體, 或發現食物渣滓, 則可以確診。 如穿刺前口服少量美藍液更能明確顯示。 穿刺液澱粉酶值可以很高。

治療
自發性食管破裂的治療方法及病人預後, 與診斷早晚、破裂口大小、進入胸腔胃內容物的數量、污染程度等有密切關係。 自發性食管破裂一般為縱形破口, 很少橫行, 一般長度4~7cm。 如破口小, 病人立即來診, 進入胸膜腔內的食物殘渣少, 胸腔引流徹底,

感染得以及時控制, 可以不經手術修補, 破口的愈口機會大。 如破口大, 進入胸膜腔內的胃內容物量多, 食物殘渣未能引流乾淨, 病人來診較遲, 肺膨脹不佳, 或延誤診斷, 形成膿胸、縱隔炎等, 則單純引流、鼻飼或空腸造瘺往往形成慢性食管-胸膜-皮膜瘺, 破口自行癒合的機會甚小。
一旦形成食管-胸膜-皮膚瘺則需延期修補, 甚至需作部分食管切除, 以腸管代替食管的手術。 有時需作部分肋骨切除, 以消滅膿腔及瘺道。
如破裂後不超過24h, 積極早期行開胸、局部食管修復手術, 也有癒合的機會。 如果胸腔沖洗乾淨, 胸腔術後引流通暢, 肺膨脹良好, 經過胃腸道外營養支持, 或空腸造瘺營養支持, 使破口癒合, 則能縮短治療時間,
避免複雜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