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生地黃止血傳說

宋代方書《信效方》中, 記載有一則關於生地黃的生動故事。 該書作者在汝州(今河南臨汝縣)時, 一次外出驗屍, 當地保正趙溫卻沒到驗屍現場。 他就問當地人:“為何趙保正不來­”回答說:“趙保正衄血數鬥, 昏沉沉的, 眼看有生命危險了。 ”後來他見到趙保正, 只見趙的鼻血就像屋簷水似的不斷滴著。 他馬上按平日所記的幾個止衄血的方子, 配藥給趙治療, 但血勢很猛, 吹入鼻中的藥末都被血沖出來了。 他想:治血病沒有藥能超過生地黃的了, 於是當機立斷, 即刻派人四處去尋找生地黃, 得到十餘斤。 來不及取汁,

就讓趙生吃, 漸漸吃到三四斤, 又用生地黃渣塞鼻, 過了一會兒, 血便止住了。 也有生地黃止血的記載:癸未年(西元1163年), 該書作者的姐姐吐血, 有醫生教她姐姐取生地黃搗爛絞取汁煎服, 每天服用數升, 3天就痊癒了。

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或懷慶地黃的根莖, 作為藥用已有悠久的歷史。 將地黃曬乾入藥稱為生地, 它性涼、味甘, 入心、肝、腎經, 既能涼血止血, 又能滋陰清熱、止渴生津。 可治血熱所致的衄血、吐血、崩漏、產後血暈, 以及小兒熱病、煩渴頭痛、壯熱不止等病症。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生地黃具有抗輻射、保肝、降低血糖、強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等作用, 可應用於多種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