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高濕 要防熱射病
近一段時間, 全國多地連續高溫炎熱, 各家醫院急診科異常忙碌, 就診患者激增。 這些患者中, 除了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外, 還有一些特殊的患者——高熱並且昏迷。 追問病史都有過長時間戶外運動和工作, 這就是夏季較為常見的熱射病。
在就診的患者和家屬中, 多數人不拿中暑當回事兒, 更不知道中暑還能致死。 其實, 嚴重中暑所致的熱射病被稱為盛夏殺手, 對人們的危害不能小覷。
熱射病根據發病機理臨床分為勞力性熱射病和非勞力性熱射病。 勞力性熱射病多在高溫、濕度大和無風天氣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體育運動時發病,
非勞力性熱射病多見於居住擁擠和通風不良的老年體衰人群, 表現為皮膚乾熱和發紅, 84%以上的病人無汗, 直腸溫度常在41℃以上, 最高可達46.5℃;病初表現行為異常, 繼而出現昏迷和瞳孔對稱縮小, 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多臟器衰竭, 可有輕、中度DIC, 常在發病後24小時左右死亡。
一旦發現熱射病患者, 首先就是降溫, 其次要迅速脫離高溫高濕環境, 冷水擦身, 同時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
1.體外降溫。 脫去患者衣服, 冰袋物理降溫, 吹送涼風並用涼水擦身,
2.體內降溫。 用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 也可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 或將自體血液體外冷卻後回輸體內降溫。
3.對症治療。 昏迷患者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和壓瘡, 須加強護理;提供必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以促使患者恢復;保持呼吸道暢通, 給予吸氧;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維持酸堿平衡;應用升壓藥糾正休克;甘露醇脫水防治腦水腫。
熱射病是可以預防的疾病, 應從根本上改善勞動和居住條件, 出現早期症狀, 及時撤離高溫現場。 避免高溫下、通風不良處強體力勞動, 避免穿不透氣的衣服勞動, 進食含鹽飲料以不斷補充水和電解質的丟失。 (孫建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