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日鍛煉注意什麼 高溫鍛煉須防熱

生命在於運動, 不管是哪個季節人們都應該適當的做一些運動。 即便是炎炎夏季也不要忽略運動的重要性。 在炎熱的氣溫下鍛煉身體, 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更應注意防暑降溫, 預防疾病的發生。

夏季運動要“避熱”

防曬:夏季是一年中陽光照射最為強烈的時候, 所以, 夏季運動首先要避免陽光的直射, 運動地點儘量選擇在室內, 如乒乓球、室內羽毛球、游泳等。 如果要進行戶外運動, 時間最好在清晨或黃昏。

保濕:夏季運動出汗多, 鹽分喪失量大, 容易使細胞滲透壓降低, 導致鈉代謝失調, 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

所以運動之前10-15分鐘, 要喝450毫升到 600毫升的水, 運動時每10-15分鐘, 要喝150毫升到240毫升的水, 即使不渴也要喝, 但不要喝過甜的飲料。 運動後也應該及時補水, 但是不要一次喝個夠, 而是要“多次少飲”。

適應性:夏天運動對體力消耗較大, 所以, 運動時要遵循“熱身—運動—整理”的原則來進行。 先要從運動量小的動作開始, 等身體各部位肌肉活動開之後, 逐一加大運動量, 運動結束時做些放鬆調整活動, 如慢走幾步、揉揉腿, 做幾下深呼吸等。

服裝:夏季運動的服裝棉織品最好, 款式愈寬鬆, 散熱性能就愈好, 顏色越淺越不容易吸熱。

環境: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都是不錯的運動環境。

大量補水能幫助排酸

很多人運動後會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 要預防這種反應, 出去遊玩時不要一高興就拼命運動, 一次運動量過大, 第二天身體可能就會出現大反應, 得持續兩到三星期才能消退。

大運動量運動後儘量補充身體的水分, 多喝些水可以防止身體中乳酸的排放過多, 乳酸太多存在身體裡就可能渾身酸痛。

另外, 水分減少對腎臟的壓力也增加, 容易出現痛風, 多喝水可以排酸。 沒有條件馬上做做推拿放鬆最好能泡個熱水澡。

如果出現崴腳等損傷首先要進行的補救是冰敷, 如果當時沒有冰, 也應該用涼水沖洗15到20分鐘, 防止毛細血管擴張形成的血腫。 然後應該到就近的醫院拍張片子, 看看骨頭是否有損傷。

高溫鍛煉須防“熱病”:

是由於鍛煉時血液在身體各部位的分佈改變而引起的。 健身時大量出汗可引起身體失水, 使血容量減少, 同時由於皮膚散熱需要, 體表的血液迴圈大大增強, 從而導致血壓下降;再加之頭部受熱過多, 引起機體強烈反應。

主要症狀:頭暈眼花、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脈搏細弱、神志恍惚, 嚴重者甚至會昏迷。

熱痙攣:

是由於大量出汗、機體失水失鹽, 以致電解質平衡紊亂, 使肌肉的生物敏感性改變, 引起肌肉痙攣, 其中負荷較重的肢體肌肉最容易發生痙攣。

主要症狀:肌肉痙攣、口渴、疲勞等。

熱衰竭:

是由於血液循環系統和熱調節系統的調節功能不能適應熱環境鍛煉的要求而導致的機體部分器官功能紊亂。

主要症狀:身體產熱增加, 體溫升高, 嚴重者體溫可達42攝氏度以上, 顏面潮紅, 皮膚灼熱, 有時流鼻血, 步態蹣跚甚至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