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節後“刮油”別太猛 多吃“三春”益清腸

過年吃得太油膩, 體重也上了一個臺階, 一些女性開始不吃飯光喝水, 再喝些清腸的東西, 給內臟“打掃衛生”。 杭州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禇衛健提醒說, “清腸在臨床上有明確的人群限制, 如要做腸鏡檢查以及接受腸道腹部手術的人才需要清, 以避免影響檢查結果或造成細菌感染。 ” 禇衛健說, 只要每天能正常排便, 就不存在垃圾在腸道內長時間停留的問題。 過度清腸, 反而會打破人體平衡, 引起很多消化道疾患。

杭州市中醫院中醫內科的何迎春博士也表示, 清腸類保健品往往是苦寒之物, 長期食用會進一步刺激腸道,

降低腸道蠕動功能, 加劇便秘, 引發口臭, 導致貧血等。

何迎春提醒, 節後“清腸”要慎之再慎, 要想給胃腸道減負, 應該從調節生活習慣入手, 多運動、飲食清淡。 儘快將飲食恢復到平時的狀態, 使春節期間“過剩”營養“軟著陸”, 特別要強調食物的多樣化和均衡感。 飲食清淡也要根據個體情況而定, 首先應保證能量供應, 不主張過分節食。 如有一兩天, 喝點普洱茶、來份小米粥, 刮刮油水。 如果工作強度大、耗費體力, 建議這類人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 同時注意避免刺激性、油炸、肥膩和難消化的食物。

而陽氣升發的春季正是調理腸道的好時機,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消化科教授苗繼延建議, 可多吃春韭、春筍、春蕨這“三春”清腸菜。

春韭:潔腸清道夫。 韭菜性溫、味甘, 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過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 有行氣理血, 調腸通便, 緩解便秘等功效, 是春天裡名副其實的“清腸”菜。 但是韭菜含草酸, 與牛奶混食會影響鈣的吸收。

春筍:素食之王。 春筍低脂、低糖、高纖維, 有“素食之王”的美稱。 其富含的果膠可延緩腸道對脂肪的吸收, 增加對油膩的排出;其粗纖維有調節胃腸功能, 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 但竹筍粗纖維多, 有胃腸潰瘍的老人不宜多食。

春蕨:刮油能手。 春蕨味甘性寒, 有清熱解毒, 潤腸下氣, 清腸通便的作用, 因此常被稱為“刮油能手”。 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患者可將蕨菜加入黑木耳、糯米做成粥吃, 有減肥降脂作用。 但鮮蕨菜有一種黏液青素,

凉拌時應在熱水中先焯一下。 (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