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胃癌的病因,飲食均衡疾病少

引起胃癌的原因有很多, 現在的人生活不規律, 有一餐沒一餐的。 把胃給弄壞了, 從剛開始的小小胃病發展成為胃潰瘍, 若胃潰瘍不再好好調理治療, 便有很大的因素會引發胃癌。 所以想要有好的身體先從胃開始!

一、胃癌是這樣來的

飲食不節制, 缺少運動

正氣內虛, 加之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原因引起的, 以氣滯、痰濕、瘀血蘊結於胃, 胃失和降為基本病機, 以脘部飽脹或疼痛、納呆、消瘦、黑便、脘部積塊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惡性疾病。 胃癌的發病率約為整個消化道癌腫的40%-50%, 占消化道癌腫的第一位。 男性患者, 胃癌也居各器官惡性腫瘤的首位。

環境因素引來的胃癌

工業廢氣、化肥、農藥、某些食品添加劑, 以及黴變油炸、鹽醃、薰制等食品均含有致癌物質。 可以促使胃癌的發生, 特別是不良飲食習慣, 經常不按時用膳、受吃刺激性食物等, 這些都可造成胃粘膜慢性刺激, 使其功能紊亂、充血、水腫、糜爛、增加胃粘膜癌變的機會。

氣不順心情不好癌來找

受過重大創傷和生悶氣者胃癌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遲緩、呆板、淡漠或急躁不安者危險性相對略低, 而開郎、樂觀、活潑者危險性最低。 而心情不好也會影響一個人的食欲, 早睡早起, 吃七成飽才是最好的。

少吃醃製品

其實醃製品中含有致癌物, 雖然下飯但是長期吃會致癌。 所以還是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多吃清淡, 胃不好的人更要好好愛自己的胃, 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保持三餐正常。

二、胃癌早期症狀

胃痛要警惕

多數胃癌患者發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的症狀。 開始僅僅是感到上腹部不適或有膨脹、沉重感, 有時心窩部隱隱作痛, 因此, 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炎或潰瘍病, 治療後症狀可暫時緩解。 如病變發生在患者的胃竇部, 則可誘發十二指腸的功能改變, 出現類似潰瘍病的節律性疼痛, 也常被患者忽視, 直到出現持續性疼痛甚至出現黑便或嘔血等症狀時才引起患者的注意, 而此時患者的病情往往已發展到了胃癌的晚期, 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沒食欲漸消瘦

患者出現食欲減退、消瘦、乏力, 也是一組常見而又缺乏特異性的胃癌早期信號。 食欲減退且不伴胃部疼痛者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現, 若與胃痛症狀同時出現並排除肝炎時,

尤應引起重視。 有些患者因在進食後出現腹脹、噯氣等症狀後便自動限制日常飲食, 致使體重下降, 出現消瘦、乏力的現象。 由於患者腹脹的位置多在劍突下或偏右的地方, 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為膽囊疾病。

噁心嘔吐加便血, 早期胃癌的徵兆

胃癌的早期患者還可出現食後飽脹感並伴有輕度噁心的症狀。 賁門部的腫瘤開始可出現進食不順, 以後逐步出現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等症狀。 胃癌早期患者也常出現便血的症狀, 這是由病變破壞了胃內小血管所致。 少量胃內出血的患者可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 出血量多時可表現為嘔血和黑便。 平日無胃病的老年人, 一旦出現黑便尤應警惕胃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