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小石仙桃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對葉草, 生雲南山石上。 根如麥門冬, 累綴成簇, 下有短須甚硬。 根上生葉如指甲, 雙雙對生;冬開小白花四瓣;作穗長二三分。 與瓜子金相類而花異, 性亦應同石斛。 根據描述和附圖, 應是石仙桃屬植物, 更接近於本種。

【拼音名】Xiǎo Shí Xiān Táo

【別名】對葉草、雙葉岩珠、岩珠、雙葉石棗、珠蘭、岩豆、山棗、小葉石橄欖、水橄欖柳仔、果上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細葉石仙桃的全草或假鱗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鮮用或曬乾。

【性味】味苦;微酸;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滋陰潤肺;解毒。 主高熱;頭暈;頭痛;肺熱咳嗽;咳血;急性胃腸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0-60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