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消化不良從生活習慣做起

腸胃不好早已不是不是什麼少見的事。 飲食不定時、生活作息紊亂均有可能引發腸胃問題。 腸胃問題的發展一般都是循序漸進, 起初不會出現什麼大礙, 但是久了問題便會愈演愈重。 其中, 功能性的消化不好算是腸胃問題中較輕的一種, 但若不及時修正這種腸胃問題, 便會帶來一系列的病症, 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 因此大家在平時的生活習慣上也要特別的注意, 有了好的生活習慣才是身體健康的保證。 對於生活中一些消化不良的病症我們大家也是要有所瞭解的, 這樣才能更好的防範。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種消化不良病症瞭解它吧。

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打飽嗝)、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症狀可持續或反復發作, 需改變生活方式或用藥物來緩解。 症狀可單獨出現, 也可以幾個症狀同時出現。

可以分為上腹部疼痛綜合征,

症狀表現主要以疼痛為主;餐後上腹不適綜合征, 主要以餐後上腹飽脹不適為主, 進食後不久即有飽感, 常伴有噯氣, 以致攝入食物明顯減少。 上腹脹多發生於餐後, 或呈持續性進餐後加重。 而噁心、嘔吐往往發生在胃排空明顯延遲的患者, 嘔吐多為當餐的胃內容物。 病程中症狀也可發生變化, 起病多緩慢, 經年累月, 持續性或反復發作, 多有飲食, 精神等誘發因素, 部分人可同時伴有失眠、焦慮、抑鬱、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 心情好時, 食欲旺盛;而精神緊張、悲哀時, 不僅食欲減退.茶飯不香, 還直接影響胃腸功能, 出現腹脹、早飽、噯氣、排便異常等。 長期持續的心境變化可引起身體器官系統的功能紊亂及身體敏感性的增加.感覺食欲下降、頻繁噯氣、腹脹噁心、腹瀉或便秘、體重下降等等,
服用多種藥物均效果不佳。

如果只關注身體不適而忽視了情緒的變化。 沒有想到身體不舒服是因為心情不好引起的, 一味地把關注度放在身體上, 忽視情緒心理上的異常。 使得軀體症狀掩蓋了情緒的異常。 由於症狀反復發作, 導致頻繁就醫尋找病因, 或者自己服用各種藥物以緩解症狀, 症狀嚴重時不但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同時也會造成很高的醫療費用支出。

當消化不良症狀不能用軀體疾病解釋時, 應當想到是否出現了焦慮抑鬱情緒, 可到消化科或到神經精神科診治, 千萬不可諱疾忌醫。 不及時就診很容易延誤治療時機。

另外, 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 根除幽門螺桿菌也可以緩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 能使部分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獲得永久的改善, 生活品質明顯提高。

功能性的消化不好者問題可大可小, 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可以逐漸改善。 若進一步嚴重, 可以適當吃點藥, 並輔助有規律的運動。 良好的休息習慣是改善身體健康狀況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