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節后如何有效防控流感?

北京疾控中心近日發布一組數據,2月4 日,全市421 家一級以上醫院累計監測門、急診就診人數112622人,流感樣病例百分比為2.67%。全市144 家二級以上醫院累計監測門、急診就診人數88588人,流感樣病例百分比為3.19%。專家指出,流感爆發,醫生在為患者治療時也應做好防護措施。

感冒常見的表現

早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感 ,在發病的同時或數小時出現打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 ,同時伴有咽痛 ,有時因咽管炎使聽力減退 ,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 ,呼吸不暢、聲音嘶啞、咳嗽、乏力 ,一般不發熱 ,或僅有低熱 ,輕度畏寒 ,周身酸痛和頭痛。

感冒的預防

平時應經常鍛煉身體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并能抵抗病毒和細菌的侵襲。攝取適當的營養飲食,如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魚類、蔬菜等食物,保證必要的熱量來源,這些對增強抵抗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感冒的直接預防,感冒幾乎都是由于飛沫感染,所以預防上最重要的是不接觸感冒病人。少去公共場所,由其是老人和嬰兒盡量不要去這些地方。已患感冒的人更不應該去探望其他人,避免與感冒人交叉感染,晨起開窗,使空氣流通,房間可用食醋噴灑,平時多飲綠茶,對感冒的預防都有一定的意義。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方法。其具體方法是:

一、加強鍛煉,注意飲食。要經常運動,保持足夠的隨眠,不要有過分的壓力。

二、盡量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品。

三、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尤其不要帶孩子、老人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人群密集的場所盡量戴口罩。外出回家要先洗手,雙手要用力擦洗。洗手要持續15~20分鐘。

四、如果家中有人患流行性感冒,要盡量隔離,避免兒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同流行性感冒病人接觸,不要同流行性感冒病人分享食物,共同用餐,更不能同流行性感冒病人同用餐飲用具。

抑制多種細菌 防止流感成肺炎

流感、感冒雖然是病毒感染,但許多病人很容易在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合并細菌感染,引發肺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等。連花清瘟膠囊抑制多種細菌的作用,可切斷流感向肺炎、支氣管炎轉變的趨勢。別值得提出的是,許多人患上流感、感冒都選擇輸抗生素、吃抗生素,造成了抗生素的濫用,流感、感冒都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沒有效果,只有合并了細菌感染才能應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濫用的結果卻造成了細菌耐藥,細菌生物膜是抗生素難以突破、形成耐藥的主要原因。

判斷感冒的性質來治療

中醫認為感冒有寒性和熱性之分,感冒癥狀不同,性質不同,治療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那如何判斷感冒的性質呢?首先,如果感冒時候流的是清鼻涕,那就是寒性感冒,是體內受寒而起,如果流的是濃黃涕,那就是熱性感冒。其次,還可以看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像雪一樣覆蓋在舌質上,那也說明是寒性感冒,如果舌苔是黃色的,那就是熱性感冒。另外,如果人體發燒,手腳依舊冰涼,那也是寒性感冒,如果白天和晚上都發燒,那很可能是熱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侵襲人體后,一般都有38℃以上的高燒、寒戰、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同時伴有咳嗽、打噴嚏、流鼻涕、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癥狀。只有抑制殺滅流感病毒,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消除病毒引發的癥狀。近年來,國內多家權威機構對連花清瘟膠囊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證明具有良好的廣譜抗病毒作用,對H1N1、H3N2、H5N1、H9N2等多種病毒均有抑制殺滅作用。在預防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研究中,連花清瘟膠囊對病毒的活性和增殖表現出明顯的抑制作用,效果優于抗病毒藥利巴韋林。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實驗研究顯示,病毒轉陰率與達菲相當,退熱和緩解咳嗽、頭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癥狀方面明顯優于達菲。

患感冒一定要注意隔離、休息,保護和增強機體抵抗力,縮短病程,防止并發癥。病情較重或年老體弱者應臥床休息、忌煙、多飲水,保持室內空氣流暢和適當的溫度和濕度,發燒時不要洗澡,因為熱水浴能消耗體力,而感冒時則需要安靜休息,可在溫暖的房間內進行擦浴,及時更換內衣。發燒、頭痛可選用解熱止痛藥,如撲熱息痛、速效傷風膠囊。咽痛可服用消炎喉含片,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或局部霧化治療,鼻塞、流涕可用 1%麻黃素滴鼻或口服康泰克膠囊,咳嗽時可用止咳化痰藥,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療。當合并有細菌感染者,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如:青霉素、紅霉素、氧氟沙星類抗菌素。抗病毒藥可選用病毒唑、病毒靈、金剛烷胺口服或中藥抗感解毒沖劑、雙黃蓮治療。

感冒存在的誤區

1.亂吃抗生素

接近七成的人自己買藥吃本身并沒有錯,但動不動就吃抗生素,就不對了。“實際上,至少有70%的人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濫用了抗菌藥物,而多以先鋒類、頭孢類和大環類為主。”他解釋道,抗菌藥物對細菌性感冒有作用,對病毒性感冒則沒有什么威力。而絕大多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菌藥對病毒性感冒不僅毫無作用,還會導致耐藥。

2.硬扛著不看醫生

由于感冒是種自限性疾病,對年輕人來說,如果能夠忍受頭疼、發燒、流鼻涕等確實是感冒引起的癥狀,“扛”上幾天的確能自愈,但久拖不治卻可能會延誤病情,甚至導致心肌炎、腎炎等。而老年人得了感冒則萬萬“扛”不得。他們身體狀況不好,臟器病變可能性較大,身體各項功能減弱,如有癥狀不及時治療,極易誘發并發癥,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3.隨便亂輸液

沒有數據表明,輸液后能讓感冒好得更快。藥物直接進入血液所帶來的風險比口服藥大,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但如果感冒者癥狀較重,如高熱不退、頻繁嘔吐、繼發細菌感染,就應由專科醫生診斷,決定是否需要輸液。

專家提醒,感冒后有條件的話最好去醫院做個血常規檢查,以判斷屬于哪種類型的感冒。如果自己給自己開藥治的話,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則應立即去醫院治療:一是癥狀持續一周以上不見緩解;二是使用對癥藥后癥狀依然沒有減輕,比如發燒時吃了退燒藥后依然高燒不退;三是臟器出現問題,如吐黃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