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寒露養生重點提防涼燥 出門泡個熱水腳

10月8日是今年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節氣。 寒露節氣, 天氣漸冷, 進入深秋時節, 專家提醒市民, “寒露”節氣要重點提防涼燥, 飲食住行都需注意, 以防疾病纏身。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寒露節氣養生方法。

【寒露養生之居家】

夜涼勿憋尿, 臥室備“夜壺”

專家介紹, 寒露節氣不少人為了防止口幹, 晚上睡覺前會 喝不少水。 但是這樣一來, 夜尿的頻率就會增加。 一些讀者朋友即便是夜裡或者淩晨感覺到了尿意, 由於嫌起床較冷, 常常下意識地憋尿繼續睡, 這是非常不健康的 壞習慣。 尿液中含有毒素, 如果長時間儲存在體內,

含有細菌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 就易誘發膀胱炎。 高血壓患者憋尿會使交感神經興奮, 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 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 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如果不習慣半夜起床到衛生間小便, 不妨在臥室放個“夜壺”,

類似於醫院一些行動不便的住院患者用的小便器。 夜壺是我國歷代老者常用的傳統器皿, 以前慣用陶瓷, 現在常用塑膠, 輕便、安全, 一般放在床下。

出門泡個熱水腳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 ”寒露節氣前後要注重足部的 保暖, 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了, 以防“寒從足生”。 由於兩腳離心臟最遠, 血液供應較少, 又因為腳部的脂肪層較薄, 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腳部受涼, 特別容 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 導致人抵抗力下降。 呼吸道對冷空氣刺激極為敏感, 驟然降溫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 病邪就會乘虛而入。 輕則引起外感咳嗽, 重則可使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發作。

寒露時節出行前如果條件允許, 最好用熱水泡個腳。

用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 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 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 使人精力充沛。

【寒露養生之飲食】

多吃山藥、蘿蔔等“根”菜

專家建議廣大市民尤其是老年朋友們, 寒露節氣養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藥、蘿蔔等“根”菜。

山藥既是中藥, 也是美食, 是大家熟悉的滋補珍品。 研究證明, 山藥中的B族維生素的含量 是大米的數倍, 礦物質中鉀含量極其豐富。 此外, 山藥對於糖尿病有輔助療效, 除了易產生飽腹感, 有利於控制食量外, 甘露聚糖還有改善糖代謝, 提高胰島素敏感 性的功用。 由於山藥中澱粉含量較高, 因此在食用山藥時, 最好能用山藥代替一部分主食, 也就是適當減少主食的量, 尤其是糖尿病人, 以免帶來能量過剩的問題。

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 能與人體內膽酸鹽, 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 使其從糞便中排出, 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 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 還含有鞣質, 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

能增進食欲, 促進消化, 開胃, 有益於胃納不佳, 食欲不振者恢復健康。

空腹吃柿子最不宜

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 寒露柿子紅了皮。 ”柿子營養價值很高, 含有豐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 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

一般一天最好 不要食用超過一個。 柿子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 柿子富含果膠, 它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 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 用, 對於糾正便秘, 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等有很好的作用。 它還可以緩解乾咳、喉痛、高血壓等症。 所以, 柿子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 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新鮮柿子含碘也很高。

專家特別提醒, 因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 在空腹情況下它們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 硬塊, 如果這些硬塊不能通過幽門到達小腸, 就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 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 但會愈積愈大。 如果胃柿石無法自然被排出, 那麼就會造成消 化道梗阻,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嘔吐、甚至嘔血等症狀。

那麼就會造成消 化道梗阻,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嘔吐、甚至嘔血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