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反復燒開的水 還是盡量少喝

喝“千滾水”會亞硝酸鹽中毒幾乎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識”。 然而, 這個“常識”卻被列為“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條流言。 科學真相是:反復煮沸的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會有所增加, 但在人體正常飲水量下, 不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千滾水”是指經過反復加熱或者重復加熱的飲用水及生活用水。 “千滾水”被認為會導致“亞硝酸鹽超標”、“亞硝酸鹽中毒”。 因為水在反復燒開的過程中, 受高溫影響的確會導致水中部分硝酸鹽物質轉化成亞硝酸鹽。 那么, 反復燒開的“千滾水”真的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嗎?

經過實驗測定, 自來水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是0.007毫克/升, 燒開一次之后數值為0.021毫克/升, 繼續燒開20次之后的含量是0.038毫克/升。 而生活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是有明確“國家標準”限定的, 數值是≤1毫克/升。 因此, 多次燒開后, 自來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 仍遠低于國家生活飲用水的標準, 大可不用擔心有“亞硝酸鹽中毒”的問題。

有關專家指出, 飲水首先要注意的是飲用水本身的安全性。 日常生活中, 按照飲用水標準供應的水, 在微生物或者毒害成分方面, 都經過了一定的處理, 處于一定的安全水平。 在加熱的過程中, 只要不存在進一步污染的問題, 是不會產生亞硝酸鹽等有關危害積累, 并引起急性中毒性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

長期暴露在日常條件下的水, 由于來自環境的物質溶解、微生物的引入、消毒試劑的殘留以及不合格加熱容器材料中物質的遷移等, 會帶來一定風險的引入。 因此, 盡量減少將反復加熱的水作為飲用水, 并使用符合安全標準的材質制造的加熱容器, 并對容器經常進行清洗或者消毒, 以保證水不被二次污染, 進一步減少危害的引入。

亞硝酸鹽真正含量高的食物是:不新鮮的綠葉蔬菜、處理不當的隔夜剩菜、腌制不充分的蔬菜、不合格的熟肉制品等, 這些才是真正應該注意避免的。

□新聞鏈接

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

流言1

喝“千滾水”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

科學真相:反復煮沸的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會有所增加,

但在人體正常飲水量下, 不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流言2

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能預防流感

科學真相: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 廣泛存在于新鮮蔬果中, 有實驗發現其具有緩解感冒癥狀的作用, 但臨床療效尚未能肯定, 其可預防流感沒有科學依據。

流言3

食物清洗變色是添加了人工色素

科學真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食物變色、褪色的現象基本都是天然色素不穩定或溶解造成的。

流言4

吃西瓜感染H7N9病毒

科學真相:H7N9是可能導致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常見亞型之一, 但實際感染人類導致禽流感非常罕見, 也不會通過新鮮、干凈的水果(如西瓜等)傳播。

流言5

喝荷葉茶可快速減肥

科學真相:相關研究尚停留在動物實驗層面,

尚未有嚴密、科學的人體實驗證據。 其對不同人群的安全性也有待驗證。

流言6

最聰明的孩子都吃素

科學真相:尚無科學證據表明“膳食結構與智力發育之間有關聯”。 如無營養專業人員指導, 簡單從兒童餐單上去除所有動物性食品, 極易引起營養不良而妨礙學習能力。

流言7

生吃魚膽能清肝明目和消火

科學真相:生吃魚膽治病無依據, 濫用中毒案例時有發生。

流言8

奶、蛋、肉類是最有效率的健康殺手

科學真相:任何食物過量食用都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奶類含有豐富的鈣, 肉類含有血紅素鐵, 肉蛋奶均可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和多種維生素, 按膳食指南建議適量食用有利于保障充足營養狀態。

流言9

喝蒲公英茶可以祛肝毒治肝炎

科學真相:蒲公英為藥食兩用物質, 但蒲公英茶尚不能達到發揮治療作用的劑量。

流言10

只吃蔬菜水果可以減肥

科學真相:長期以蔬果為膳食主體, 谷物、豆類、肉蛋奶等食物過少, 極易造成蛋白質、必需脂肪酸和部分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 導致營養不良, 肌肉流失, 代謝率下降, 長期來說不利于維持好身材。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