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春季吃什麼祛濕 十款養生湯趕走濕氣

3、淮山陳皮燉扇骨

材料:新鮮土豬扇骨1斤2兩左右, 斬成小件。 新鮮鐵棍山藥2兩, 洗淨去皮, 切段。 陳皮1/4個, 洗淨備用。 茨實、蓮子、茯苓各30克,

洗淨備用。 薑切3~4片備用。

做法:豬骨在滾水中焯一下, 飛去血水和肉腥味。 將準備好的材料一起放入電壓力煲中, 加水, 煲30分鐘即可。 若用的是老式湯煲, 先大火滾10分鐘, 然後轉小火煲1個鐘頭。 臨上桌前, 在煲夠火候的湯水中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祛濕健脾。 用豬骨煲湯, 講究用豬肩胛位置的扇骨、靠近豬尾的尾龍骨來煲湯, 這些位置的骨頭有祛濕的功效。

4、木棉花薏米豬骨湯

材料:木棉花50克、薏米20克、扁豆30克、豬骨500克、陳皮1角、蜜棗2粒、薑3片。

做法:各物洗淨, 豬骨斬塊汆水撈起, 把適量的水倒入瓦煲, 煮開後放以上材料煲2小時左右, 下鹽調味。

功效:可清熱解毒、健脾利濕。

5、鮮土茯苓煲豬瘦肉

材料:鮮土茯苓200克、馬蹄10個、紅蘿蔔、連須玉米各1條, 蜜棗3個, 陳皮1/3個, 豬瘦肉400克, 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 鮮土茯苓切塊, 馬蹄去皮, 紅蘿蔔、玉米切段, 蜜棗去核, 陳皮浸泡。 一起與豬瘦肉、薑下瓦煲, 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 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 下鹽便可。

功效:土茯苓有祛濕熱、利筋骨、健脾胃的功效, 以新鮮的土茯苓配爽甜鮮美消滯的馬蹄、寬中益氣滋潤的紅蘿蔔煲豬瘦肉湯,

有清熱祛濕解毒、健脾養胃潤肺之功。

6、炒扁豆木棉花燉鯽魚湯

材料:炒扁豆、木棉花各15克, 陳皮3克(中藥店有售), 蜜棗1~2個, 鯽魚肉約100克, 生薑3片。

做法:藥材稍浸泡;蜜棗去核;鯽魚煎至微黃, 濺入少許清水。 一起與生薑下燉盅, 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 加蓋隔水燉約1個半小時便可。

功效:扁豆性味甘溫, 能健脾化濕、和中止瀉。 尤其炒後的扁豆健脾力更強, 與木棉花陳皮燉鯽魚, 為春濕時健脾祛濕的養生湯品。

7、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 冬瓜500克, 薏米適量, 食鹽適量。

做法:將排骨、薏米洗淨, 冬瓜洗淨後不去皮切成塊狀;將排骨與薏米一同放入鍋中, 小火燉90分鐘左右後加入冬瓜, 再燉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將冬瓜與薏米進行搭配, 能夠達到清熱祛濕、利水排尿的效果, 對於水腫、尿路疾病患者來說具有輔助性治療作用。

8、老黃瓜煲豬腱粉腸湯

材料:老黃瓜1斤, 陳皮1角, 碎瑤柱1湯匙, 豬腱1斤, 粉腸8兩,

赤小豆2兩, 扁豆1兩。

做法:老黃瓜連皮一開二, 豬腱、粉腸拖過水, 赤小豆、扁豆、陳皮洗過, 湯煲注清水燒開, 放入豬腱煲15分鐘, 下老黃瓜、粉腸、陳皮、赤小豆、扁豆煲1小時下瑤柱, 再煲15分鐘, 撈出粉腸、豬腱切成件狀, 在半小時後, 可再撈出湯料在碟中, 排上粉腸、豬腱, 湯水便可調入幼鹽飲用。

功效:老黃瓜能除熱祛濕解火毒。 扁豆、赤小豆俱有健脾化濕功效, 加豬粉腸煲黃瓜湯, 清熱當中更有理腸胃之食療作用。

9、金針菇豆芽肉片湯

材料:金針菇150克, 黃豆芽150克, 瘦豬肉240克。

做法:瘦肉洗淨, 瀝幹水, 切薄片, 用2湯匙生抽、半湯匙白砂糖和半湯匙生粉醃好待用;金針菇和大豆芽分別洗淨, 去尾部;熱鍋放1湯匙油, 下生薑和大豆芽爆炒, 鏟起;鍋內倒入5碗水燒開, 放入炒好的薑片和大豆芽煮沸, 下金針菇和肉片, 煮至熟, 下鹽調味食用。

功效:清熱祛濕, 利尿消腫, 益智減肥。

10、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

材料:陳皮6克、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薑10克、水鴨肉250克。

做法:將水鴨肉用清水洗淨血污, 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 蓮子去心洗淨,用水稍浸淮山,陳皮、生薑用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一起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薏米具有很好的祛濕作用,用來煲水鴨能起到補脾健胃、祛濕止瀉的功效。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對濕氣重、大便稀爛、脾虛者尤為合適,而本身腹瀉,感冒咳嗽就最好避免喝此類湯品。

蓮子去心洗淨,用水稍浸淮山,陳皮、生薑用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一起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薏米具有很好的祛濕作用,用來煲水鴨能起到補脾健胃、祛濕止瀉的功效。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對濕氣重、大便稀爛、脾虛者尤為合適,而本身腹瀉,感冒咳嗽就最好避免喝此類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