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馬面魚是什麼

馬面魚的學名叫綠鰭馬面魨, 由於外貌像長了張馬臉, 所以被人們習慣的叫做馬面魚。 馬面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 也就是主要生活在近海的海底, 在世界上分佈並不廣泛, 主要是分佈在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海域以及日本和朝鮮的沿海, 除此以外也出現在南非。

最主要是在我國的東海分佈, 年產量可達25萬噸左右, 這也使得馬面魚成為了我國的第二大海洋經濟魚類, 僅次於我們熟知的帶魚。 馬面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而脂肪的含量卻很低。 其肉細嫩而且沒有腥味, 肉味比較清淡, 適合煮湯, 是一種物美價廉的食用魚類。

馬面魚可以做成魚鬆和烤魚片是非常美味的休閒食品。 馬面魚有一大特點, 就是肝很大, 肝的重量占了總重量的7%左右, 還油量高達50%以上, 所以非常適合於製成魚肝油。 馬面魚的魚皮可以做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

其不僅含有多種氨基酸, 而且極易被吸收, 很適合老弱者。

由於馬面魚的長相不好看, 所以在市場上並不十分受歡迎, 但是它渾身都是寶, 我們應該珍視它。 馬面魚對於胃病、乳腺炎和消化道出血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 由於馬面魚脂肪含量較低, 所以魚肉的味道比較淡, 吃起來總覺得不過癮, 可以用豆豉、醬油、薑絲、蒜蓉燜煮。

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馬面魚的味道, 要注意的是, 有些朋友食用馬面魚會出現過敏性反應,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馬面魚的。 馬面魚除了咱們平時常見的乾炸、紅燒、清燉等做法以外, 在日本料理中還有馬面魚刺身, 肉味細膩且富有彈性, 非常美味, 朋友們有機會可以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