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孩子膽小 兩招就能搞定

現在家裡面都是一個孩子了, 平時孩子沒有多少和外界接觸的時間, 更不會同其他的孩子玩耍, 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之下, 久而久之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 甚至是膽小。 孩子膽小如果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可能會養成穩重成熟冷靜的性格, 但是, 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的性格進行塑造, 忽視掉孩子膽小的害處, 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懦弱。 怎麼才能解決孩子膽小的問題呢?

一、在安全的情況下支援孩子大膽做事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 給予他們最大的自由活動空間。 有些家長用強硬的態度, 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向行事, 這樣做其實是很自私的。 支持孩子大膽做事, 支持孩子能獨立自主地作選擇, 以及自行解決問題, 對於孩子做事過程中的失敗和過錯持寬容的態度。 同時還要讓孩子學會面對恐懼, 當孩子感到害怕時,

家長要多加鼓勵。 要明確孩子怕什麼, 針對孩子所怕的事物進行科學的解釋。 鼓勵孩子的探索與嘗試精神。 不要一個勁兒地下禁令, 這也不行, 那也不許。

父母要適當放手, 讓孩子學會成長。 事實上孩子並不如家長想像當中的脆弱。 訓練六七個月的孩子自己抱著瓶子喝奶, 大一點後學用勺子吃飯, 再大些就讓孩子自己洗小襪子, 學會用剪刀等。 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更自信。

二、創造外界交往的條件

擴大孩子的生活圈子, 多帶孩子認識新朋友, 帶孩子外出遊歷, 眼界寬了, 自然也沒有弱小的藏身之處了。 創造條件, 邀請孩子的小夥伴來家裡做客, 讓孩子多一點的小朋友交往, 互相熟悉和玩耍, 使孩子入學時不至於感到孤獨。

讓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 還可以和稍大一些的朋友玩, 以獲得更多的知識。 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 空閒時多帶孩子到遠郊去遊玩, 一起走山路、跨小溪, 瞭解自然現象, 認識小動物, 收集植物等。

而家長也應該以大方開朗的態度待人接物, 以及告訴孩子與不同的人要採取不同的交往方式, 並抓住時機, 有的放矢引導孩子。 在把孩子送出去的時候, 還應該為他準備一個保護盾。 告訴孩子如何自我保護。 帶孩子外出時, 隨時隨地教給他們交通規則和其他注意事項。 告訴孩子怎樣走危險, 怎樣安全, 告訴孩子走丟時應該找誰, 記住父母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

有的孩子在幼稚園或者是學校可能會和其他孩子發生矛盾, 產生糾紛,

這時候家長也要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不要讓孩子一遇到困難就只會縮在媽媽的身後, 要讓孩子正確的看待這類問題, 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導致的糾紛, 也不要害怕。 這樣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處理問題, 孩子膽小的性格也就會慢慢的被改變, 適當的時候和孩子多多溝通, 是每個家長必須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