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媽媽們必須收藏的 寶寶吃退燒藥的五個禁忌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 最著急的莫過於媽媽們了。 但是著急歸著急, 方寸不能亂。 很多時候當寶寶出現了發燒的現象的時候, 媽媽們都是採取各種不同的方法為寶寶降溫, 要知道媽媽們很有可能因為著急寶寶的病情, 而做錯了某些事情哦。 那麼在寶寶發燒後, 吃退燒藥都有什麼禁忌呢。

一、38.5°C以下通常不必用藥。 一般腋下溫度超過37.2°C定義為發燒。 對於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以及成人而言, 輕度發燒本身並不危險。 腋下溫度38.5°C以下的患者, 如果精神狀態尚好, 學習、工作未受影響, 沒必要用藥。 此時, 可用物理降溫方法, 包括洗溫水澡或用溫水浸過濕熱的毛巾擦拭身體。

二、普通發熱建議只用1種藥。 安全性高的退燒藥適用於3月以上的兒童和成人, 但一定合理使用, 必須保證安全性高, 切不可過量使用不然可能造成肝臟損害。 有一部分退燒藥退燒作用較強, 會導致大量出汗, 不適用於有脫水症狀者, 腎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三、當一天只需要服2~3次退燒藥就能緩解時, 最好只用1種藥。 因為每增加一種藥品, 就會使吃錯藥的風險增加一倍。 同時, 一旦出現藥品不良反應, 很難鑒別是哪種藥物導致的, 會增大治療的難度。 退燒藥起效的時間因人而異, 一般0.5~2小時內見效。

四、高燒不退交替使用退燒藥時, 注意間隔時間。 如果正確用藥仍然持續高燒不退時, 可以考慮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 例如A退燒藥用了2小時後燒沒退下來, 但其最小用藥間隔是4小時, 這時, 不能再用A退燒藥, 只能將另一種退燒藥B與其交替用。 服兩種藥的最小間隔時間是2小時。 因為通常一種退燒藥吃進去後, 大約需要2小時才能達到有效治療效果, 如果2小時後體溫仍然維持在38.5°C以上, 可以理解為某一種藥不能有效退燒, 這時才需要和另一種藥交替使用。

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時, 每天分別最多用4次。

五、吃藥退燒時要多喝水, 這樣能加快排泄, 有利於帶走體內熱量。 用藥同時也可配合物理降溫, 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五點就是寶寶在吃退燒藥的時候, 需要媽媽們謹記的五點禁忌。

媽媽們千萬不要因為著急寶寶的病情而手忙腳亂, 在吃藥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上面說的五點禁忌去對照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