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十二時辰最佳養生小秘訣圖

p> 戌時(晚上19時~晚上21時):膻中即心包絡, 是心臟的保護組織, 可清除心臟周圍的外邪, 使心臟處于完好狀態, 心情愉快。 吃晚餐, 但不宜油膩, 餐后運動散步, 調理心包經。 亥時(晚上21時~晚上23時):三焦經掌管人體諸氣, 是人體氣血運行的要道, 也是六肺最大的臟腑。 心平氣和, 此時入睡, 百脈可休養生息, 對身體十分有益。

養生, 不僅要符合一年12個月(24節氣)的變化, 還要符合一日十二時辰的規律。 運用人體的經絡和自然的生理時鐘, 聽身體說話, 掌握生理自然的節奏, 做身體的主人, 保養好我們自己的身體, 贏得更多的幸福與財富!

子時(晚上11事~凌晨1時):膽汁運作和骨髓造血時間, 身體修復的開始, 不要熬夜、不吃宵夜, 應睡覺。 “膽有多清, 脈有多清。 ”

丑時(凌晨1時~凌晨3時):肝臟修復的時間, 肝經可調節全身血液, 疏導勸說。 肝:解毒排毒, 為人體清洗工作, 應熟睡不生悶氣。 “人臥則血歸于肝。 ”

寅時(凌晨3時~凌晨5時):呼吸運作的時間, “肺朝百脈”、“多氣少血”。 肝在此時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 通過肺送往全身。 寅時血壓體溫最低, 脈搏呼吸最弱, 腦部供血最少。

卯時(早上5時~早上7時):氣血流注于大腸, 宜喝杯溫水排便, 調理大腸。 早餐可吃香蕉、蘋果等高纖蔬果。 卯時不要喝酒, 肝臟無力及時解毒, 對身體有害。

辰時(早上7時~早上9時):及時吃早餐, 盡量吃多一些, 吃好一些。 此時,

調理胃經最好, 啟動人體的發電系統。

巳時(早上9時~早上11時):脾臟最活躍的時間, 適量的飲水, 讓脾臟處于最活躍的程度。 脾功能好, 消化吸收就好, 血的品質就好, 口唇紅潤。

午時(中午11時~中午13時):養心的時間, 保持心情舒暢, 養神、養氣、養筋。 午餐后適當休息或午睡(不可超過1小時, 易引失眠)。 起來后適當運動, 讓周身氣血疏通, 增強心臟功能。

未時(下午13時~下午15時):小腸可分清濁, 將水液歸入膀胱, 糟粕送入大腸, 精華送輸至脾。 故午餐應在下午一點前吃完, 小腸才可在其精力最旺盛時, 吸收營養物質。

申時(下午15時~下午17時):膀胱儲藏水液和津液, 并將多余水分排出體外。 津液在體內循環, 宜多喝水, 及時排尿。 申時頭腦最清醒, 記憶力最好,

適合工作和學習。

酉時(傍晚17時~傍晚19時):腎主生殖之精, 與五臟六腑之精。 腎為先天之本。 腎在酉時進入儲藏精華階段, 此時宜稍做休息, 不宜過勞。

戌時(晚上19時~晚上21時):膻中即心包絡, 是心臟的保護組織, 可清除心臟周圍的外邪, 使心臟處于完好狀態, 心情愉快。 吃晚餐, 但不宜油膩, 餐后運動散步, 調理心包經。

亥時(晚上21時~晚上23時):三焦經掌管人體諸氣, 是人體氣血運行的要道, 也是六肺最大的臟腑。 心平氣和, 此時入睡, 百脈可休養生息, 對身體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