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鼻子過敏 別自行買藥

據統計, 我國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近1億人。 近年來, 人們因飲食結構的改變、環境污染的加劇等因素造成過敏性鼻炎的患病數量逐年上升, 過敏性鼻炎已經成為一個高發疾病。 專家建議:保持順暢呼吸, 擺脫鼻部困擾, 過敏性鼻炎需儘早系統治療。

春季陽光明媚, 草長鶯飛, 到郊外踏青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 不少人卻遭遇了這樣的尷尬:漫步花叢中恰巧陣風吹過, 便會噴嚏連連。

這些人都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患者。 春季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 近段時間前來醫院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比平時多了近50%,

且大多數都是中度或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患者。 雖然現在來醫院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越來越多, 但至少還有四成左右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沒有接受系統治療。

過敏性鼻炎患者沒有系統治療的原因主要是四個方面:

一是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過敏性鼻炎, 常與感冒的症狀相混淆;

二是患者覺得過敏性鼻炎好發在春季, 流涕、打噴嚏等症狀對生活影響不大, 不想治療;

三是患者覺得過敏性鼻炎治療時間長, 不能堅持;

四是患者誤認為過敏性鼻炎治不好, 所以放棄治療。

但患者往往疏忽了, 過敏性鼻炎長期不給予系統治療可能會誘發過敏性哮喘、鼻息肉, 鼻竇炎等多種疾病。 得了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得哮喘的風險會增加3倍,

同時讓哮喘患者入院的風險也增加約50%。

過敏性鼻炎發病, 一個明顯的症狀就是連續打噴嚏, 流鼻涕。 近期是感冒的高發期, 很多人一見到這種症狀, 就以為是感冒了。 認為吃點感冒藥、打點抗炎針就好了。 結果, 不但治不好, 還誤了病情。

為什麼感冒和過敏性鼻炎容易被混淆?感冒與過敏性鼻炎在“血緣上”屬於“近親”, 他們同屬於鼻炎範疇, 感冒在教科書上也被稱為“急性鼻炎”, 二者都有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症狀, 因此容易被混淆。

儘管兩者症狀相似, 但是還是可以區分:

過敏性鼻炎患者多數可能伴有眼、耳、鼻、咽喉等處發癢的症狀, 感冒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鼻塞、咽痛、頭痛、乏力及全身的伴隨症狀。 過敏性鼻炎總是連續打噴嚏,

而感冒打噴嚏的次數相對不多。 用抗病毒、消炎等治療感冒的那套來治療過敏性鼻炎是行不通的。

而感冒一般一周左右會自愈, 而過敏性鼻炎則持續時間很長。

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蟎、花粉、食物、藥物等。 要預防過敏性疾病, 找到過敏原並避免它十分重要。 據介紹, 湖北省過敏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過敏原是塵蟎和花粉。

過敏性疾病患者不斷增加與生活習慣的變化有關。 現代人越來越喜歡養寵物、長期使用空調, 房屋裝修複雜, 卻不曾想像在動物的毛髮裡、地毯裡、空調過濾槽裡、藏有大量的蟎蟲, 加上化學物質的大量使用, 使這些過敏原給人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困擾。

春季是花粉暴發期, 空氣中花粉含量較多,

占全年總量約60%以上。 春季, 空氣中的花粉濃度大增, 過敏體質的市民要特別注意防護, 儘量避免到郊外踏青等。

針對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患者的情況, 袁琨教授給出三點建議:

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目前來看, 我省最多的過敏原是塵蟎和花粉蟎蟲這些小蟲無法用肉眼觀察, 大多藏在枕頭、被子裡, 平時市民應多曬太陽消毒。 春天到了花粉多, 過敏者應儘量避免接觸花粉, 出門時建議戴口罩。

最好別自行買藥不少人一過敏就買抗過敏的藥吃, 這只是對症治療, 暫時緩解症狀, 如果不做病因檢查和脫敏治療, 仍會反復發作甚至加重。

建議治療過敏性鼻炎患者最好不要自行去藥店購買藥物, 因為有些藥物只能起到短期內緩解的作用,

長期使用是對人體有副作用的。

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是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方式, 即刺激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抵抗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法, 達到治癒的目的。

患者可以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測試, 找出過敏原, 醫生開出相應的免疫製劑藥方, 患者可以選擇在醫院進行皮下注射或回家進行舌下含服。

過敏性鼻炎到目前為止尚沒有特效的根治辦法, 預防其發作可用“查、避、忌、替、移”五字概括。

查注意查找生活中容易導致過敏的物質, 並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

避避開可疑或已知過敏原的接觸。 忌忌用可疑或已知的易過敏物品。

替對某種物品過敏, 必須使用時, 應儘量尋找作用相似且對用者無過敏的物品替代。

移對某些已知的、經常接觸的過敏原一經查出, 即應移離生活環境, 並儘早接受脫敏治療。

其實, 過敏性鼻炎歸根結底是過敏, 所以唯一的去根兒辦法是躲開過敏原。 先要搞清楚你對什麼過敏, 可以到醫院檢查一下, 查清楚之後, 就可有所側重地規避了。

對花粉過敏的人有個辦法也許可以緩解一下:每天回家先把衣服在門外徹底抖落抖落, 把粘在衣服上的花粉清除掉, 同時, 外出回來要洗鼻子, 就是用清水, 最好是和體溫等溫的, 裝在專門的洗鼻器中, 或者用滴鼻藥的瓶子裝水, 沖洗鼻孔。 因為很多過敏原是粘在鼻粘膜上的, 過敏由此而起, 洗鼻子可以把住這一道關。